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人際界限



處理人際關係的首要目標是達到個人的整合,也就是清楚人際界限的所在,因為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經由世界系統學習到自我疏離,以為自己是渺小的必須服從依賴外界的力量,因此也把對自己的責任放棄而無法澄清並解決問題(這裡要說明嬰兒並不是單向依賴他人生存而是與養育者及萬物互相依賴的,他在思想上根本就沒有依賴或獨立的觀念,小動物學習到謀生技能之後便自然就自己生活了,因此依賴和獨立也是被教育出來並被我們允許的分離自我的概念)。於是我們成長後便必須回過頭來了解自身的完整及和其他存有的一體平等,而人際界限的概念可以是一個暫時的輔助工具。

我們可先由人際關係中的任何困境來觀察。藉由界定問題或責任是出在誰身上來揣摩各自的界限。可以由任何一個創傷事件說起,當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在你和朋友之間,我們要先判斷這個不愉快的情緒是發生在誰的身上。發生在誰身上就是誰的責任,必須負責解決問題,若發生在雙方身上,那麼就要各自解決問題。這裡所謂的問題並不是在道德法律上(道德法律也屬於目前分離而極化的世界系統)所規定的問題,而是心理上的情緒和信念的問題,例如甲打破了乙的花瓶,道德或法律上甲有責任,但乙若因此懷恨憤怒而幾天睡不著覺,則這個情緒問題是發生在乙內心的,只能靠乙自己解決。再說如果甲因為此事感到愧疚無法釋懷,也是甲自己的責任。為什麼說要各自處理呢因為兩人可以一起處理的例如理賠和道歉等外在的行為,若沒有心智上的情緒負擔,這些都可較輕鬆處理。但若是情緒思想上的困境,那便是各自的心智記憶模式/創傷/劇本,必須自行檢視處理的。

其實這個做法是利用人際互動來檢查自己的心智投射,當我們帶著這類記憶/劇本在世界上走動,任何人事物一個不小心就會掉進我們自己預備好的記憶模型/劇本裡面而起情緒反應,因此唯有將這齣戲由信念裡面清除,這樣的事情才不會再度被套入。處理好了自己才會一勞永逸,如果永遠都認為是他人在跟自己作對而責任都在他人身上的話,基於你無法控制他人,只可能控制自己,這樣的挫折便會一直跟著自己直到你為自已負上責任為止。

整合自己的工作可由為自己的情緒信念負責開始,我們觀察自己的心智,發現情緒和信念是自己允許的,於是收回投射,整理出整個情緒和信念的過程並在每個細節上寬恕自己的自我分裂然後立即的回到這裡。實際上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自己若是分裂的,便會將自己的部分投射到外界並去"認同"外界的那部份而與之分離,除非了解外面那部份其實就是自己自以為沒有或失去的那部份,才能經由回到自己產生力量來解除困境。只要自己是整合自信的,和全體一體平等的,那麼將不會再有人際關係的問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