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潛意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潛意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Day 599--全體的最大利益 3

Day 599--全體的最大利益 3


我們先看看當一個人在意識上不顧及自己而希望將他人的意願放在自己的意願之上的做法,為什麼說並不是對自己,也就是對他人最好的一個做法。

在這裡我們首先要對自己誠實,因為你可能會說,但是我本來就不是要對自己好而是要對對方好啊,所以這當然並不是對我最好的,好的,但在這裡我們要由所有層面來看這件事情,也就是包含了潛意識和無意識的層面時,如果我們能對自己誠實的看見,可以了解到在這個做法中,其實自己還是希望最後對自己能有一個好的結果或算計。

例如說,自己希望在這個情況的自我委屈之中能夠讓對方看到自己是如何的可以為對方著想或者順從對方,依著對方的意願和慾望來成就對方,於是自已可以忍受委屈,忍受一時的不便,或是更多,都是值得的,只是希望對方能夠滿足,能夠因為自己的作為變得快樂和自在等等,好的,但是然後呢? 這樣就結束了嗎?

不是的,在這些意識上的陳述後,自己誠實的往心智裡面去看,還會有潛意識的期待與想像在當中,例如,我希望你因為能看到我的用心,了解到我這個人是真心的對你好的,了解到你是和我在一起才會真正的感到滿足,了解到我會是你心目中的一個真正的對你好的人,於是你會肯定我會回報我的,如果你失去我你就會後悔,你會希望跟我多接觸,否則你就要一直記得我的,等等這類的想法。好的,這些潛意識的想法和慾望代表著什麼意思呢?

就是最終還是達到自己被肯定被需要和視為有價值於是感到滿足的目的,然而我們要看一看這個深思熟慮的,讓自己先委屈和忍耐痛苦然後成全他人只為了獲得對方未來的更多的給予和肯定的做法,到底是否最終能達到目的? 或許某種層面來說也許可以達到部分的目的,但那是在一個暫時的與沒有保證的情況,同時若你對自己的定義原本就是應該要犧牲讓步才會安全快樂那麼即使已經達到了目的你都不見得放心去享受。

事實上,一開始的假設和算計就已經是偏誤的了。因為你想想看,如果其實原本我們就已經而且都能夠做到時時刻刻的在自己本身固有的生命價值中和喜歡的人或他人分享已經擁有的已經滿足的生活的時候,我們為什麼還需要犧牲委屈自己來滿足他人呢?

那麼你如果會反問說,但是我現在就是不好不滿足不快樂並且失去了很多的情形,我怎麼能做到這麼理想的事情呢?好的,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或許應該先將自己的重心放在將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不是嗎?因為當自己好的時候旁人便能夠自在的與你分享生活,為什麼你卻以為當自己已經不好了,然後還要犧牲自己來成全他人的時候,他人會樂意的佔自己的便宜然後讓你過得更不好接著還要讓自己覺得對你有所虧欠呢?

因此,若已經很習慣在這類的思維下與他人互動的人要好好的去看到這個先委屈自己然後讓他人感到滿足的邏輯其實是行不通的,因為你其實不會真的委屈自己而是寄望將來有所獲取的操弄模式,如果無法得到滿足,你若不是轉而變成報復就是讓自己落入憂鬱,因為這就是心智設計的運行方式。

因此,最保險而有保障的讓自己最後能獲得他人的認同以及信任以及樂於與你分享的方式,就是先讓自己好,先為自己做到對自己最好的,那便是穩定自己的生活並在當中清除自己的正反兩極化的不切實的心智邏輯與價值觀,那麼當你已經做到了,你便可以在踏實的生活中自在與他人分享與共處。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9&t=690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Day 590—我的怒氣表達 2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90—我的怒氣表達 2


關於怒氣的壓抑過程

先說明一下前面講的我如何開始壓抑憤怒的經過,僅是意識層面的認知,和實際上潛意識與無意識和量子心智的開始會是不一樣的,這些部分的壓抑更早就已經開始,而且是在更多自己這一生中甚至出生前沒有覺察的層面中。而當然我們也都是由自己已經覺知到的面向開始解構。

所以我開始對於發脾氣這件事情開始有了負面的評價,我開始害怕自己的憤怒和脾氣,我了解到我的脾氣會讓我身邊的人以及我愛的和我需要他們來愛我的人感到憤怒,痛惡和受傷,於是我需要停止我的憤怒和脾氣,這樣才有可能讓他們看見我,讓他們接受我,我開始討厭我自己因為我是這麼容易的生氣,我也討厭人們用他們的脾氣和對著我大吼或者責打我來對付我,但我沒有辦法用這些同樣的方式來應付他們,因為我是那麼的小而我需要他們的愛,所以我必須要先做到自己不發脾氣,或著發在肚子裡面不被看見,而跟著我對周圍對我發脾氣的人的憤怒和痛恨也得要隱藏起來,否則我就會達不到我的目的,尤其他們都已經如此的誤解著我,認為我是個不好必須一直糾正的小孩,我必須要表現出我並不是他們認為的這個樣子,因為我愛其實愛他們,這樣我怎麼會不好呢? 於是這個隱藏自己生氣的一面要很努力。

所以由這個過程當中我開始正式意識到發怒和生氣這件事情,由一個本來是我自己的片刻的表達,變成一個意識上面要去壓制住的事物,這個表達本身完全的和我的評價系統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我時時的因為這些怒意的發生而感到身體的痛苦,而且也包括對他人偵測到的怒氣,在這個時時偵測著怒氣的系統裡面,他人的怒意不是僅僅引發我的相應回應(大多也是一些脾氣的表現)罷了,而是更多接續而來的負面評價和對對方的憤怒和壓抑,因為我不允許自己如對方那般的自由表達,所以這當中也包含了許多的忌妒恐懼和焦慮的能量。

於是就這樣只要是我意識到了我自己和他人對我而來的憤怒和脾氣,我就必須責難自己和痛恨對方,身體感到痛楚,恐懼,焦慮,窒息,認為我不值得被愛和一切,而我必須做許許多多的多於的事情來彌補我所有的已經出現和造成的錯誤和傷害,來重新證明我不是那樣的人,我是對的而我是值得被愛的。我也絕對不要和那些對我做錯事情的人一樣,因為我不要對其他人做錯事情,那是會令他人難過的於是我就跟著一定會痛苦和受到後果的。於是我在這些層層的評價和情緒連結中,與我的怒意表達徹底的分離了,它很長的一段時間不再是我自己可以原音呈現的表達,而是必須在不斷的內在衝突中阻止我自己的表現,直到演變成更多更強的憤怒衝動,直到我更成為一個憂鬱和令人捉模不定的性格,讓自己和他人越加的難以了解。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Day 588—心智與智慧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88—心智與智慧


在走回物質生活的過程中,我經驗到一個潛意識的擔憂,或許也是許多人會擔心的事情,那就是我將會放棄或者不再如我所知的我,那麼我也將不再那般的聰明或需要那些令自己興奮的領悟過程了,於是這樣的思維在潛意識了就會阻礙我進行回到物質這件事情。

然而很可笑的是,其實事實是大大的相反,因為過去我所認同的聰明智慧,也都全部是我在心智裡面定義的,於是在這樣的自以為的聰明智慧裡面,便會有慾望與恐懼,有得與失。而當我在得意於自己的聰明智慧的時候,或者興奮於領悟中的感覺的時候,我完全忘記了,當我在失落於自己的愚昧愚蠢,或者擔憂害怕自己無法理解某些事情的時候的痛苦,更沒有覺察到這兩種定義和感受其實根本來自於同一件事情,因為心智的結構設計原本就會讓一切落入兩極化的。

另外我也沒有為自己看見的是,當我以為我自己充滿著思慮的時候是聰明的,就以為自己腦袋沒有東西的時候就是愚蠢的,卻沒有看到當我整個人被心智的思想佔據的時候,這些想法的內容幾乎都是以一些批判評斷為主的,而且是一再不斷的重複又重複的評價,因此整體而言裝在我腦袋裡面的東西大都是舊的事務的循環演出罷了,卻只有很少的時間才是在學習和創造之中。因此反而當我刻意讓自己沉浸在心智當中的時候我才是實際上一個沒有活在當下的創造中的機器人。

同時在這個令自己的腦袋充滿著好壞是非的評斷的時候,我沒有發現到我的人際關係其實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和他人的對話中總是在說著關於任何事務的評價的時候,那麼這些話語便與生活分離了,那些關於日常食衣住行育樂的實現和問題解決才會是在生活中與其他人事物互動中的享受,人們並不喜歡一直聽自己在過去的經驗的智慧中累積的諸多結論,也因為他人大都聽不懂而容易感覺疲累或者覺得耗時,而他人若說不過自己更會感到挫折和迴避,只有自己在心智中感到贏了辯論或被視為聰明卻輸掉了人際關係和真實的生活。

最後,我們看一看這個世界上少數朝向真實超越心智思想而走向空無,而可以活在當下這裡的人們,他們在每一時刻可以真實享受生活,那是我們早已認為理所當然而沒有什麼於是讓自己腦袋充滿反覆思想的行屍走肉般的生活,而當他們要說明自己的領悟和了解並幫助他人的時候,卻是真正的看到全貌般的表達自己如同心智永遠追不上的智慧,因為當與物質同在的時候他們了解自己和他者如同一體平等的在這兒的生命,於是在物質的穩定中站在對所有人都好的位置上說話,證明了心智的空無才等同於真實的智慧。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 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9&t=690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Day 571—依賴與寂寞人格1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71—依賴與寂寞人格1


依賴和寂寞的經驗是人類共通的普遍的心智結構,因為覺得孤獨於是希望有些親近的關係並依賴這樣的經驗,在這裡要澄清的部分是,這些心智經驗的虛構性,以及我們如何處在和利用了真實的物質關係卻活出了虛構的寂寞和依賴。

我自己的有趣經驗是因為在親密關係的進程中,原本已經澄清的依賴和寂寞人格卻又能在親密關係中趁隙而入,於是給自己機會又看清楚了更多這個結構和其他經驗的牽連,顯示我們所知道的事情並不表示我們完全活出來了,所以這些知道不過是意識和某些已經觸及的潛意識層面的知道,還有其他的覺察未觸及到的潛意識和無意識層面並不知道,否則若是真正的知道該是能夠全然活出來的。

首先應當清楚的是,我們在物質生活中本就是依賴的,我們所有的食衣住行生活沒有不依賴他人以及物質環境而能夠獨立完成,所以即使你是可以依靠一個人獨立的生活,那只是說明你的經濟獨立性在當中你可以自己賺取足夠的生活費過生活,但你所用的一切物質日常用品都有無數人共同的參與其中才得以達成。

但我們若是在心智上需要依賴一段感情,那便是屬於虛構的層面,我們當然也會依賴我們的家人,在長期互相支持生活之中若有離去會感傷而需要重新適應生活,但並不需要因為沒有了或無法有長期的相處而令自己陷入深長的痛苦之中,那我們其實依賴的不是對方而只是自己的心智能量的耽溺。

再說寂寞,你看看我們既然一切生活所需都是和其他生命與物質彼此依賴,又哪來的寂寞呢? 頂多就是例如我們獨自在從事自己的事情而沒有他人在身邊,但這也會是暫時的,除非自己刻意的孤立和想像自己的孤寂,而其實我們看到人們由於總是在自己的心智裡面思考計劃和意圖卻沒有和他人交流,那麼這個被心智結構所框架起來的孤獨世界便是自己在虛構中實化出來的人格模式和後果。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EQAFE--https://eqafe.com/ (教育產品)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Day 527--親密關係中的自我破壞 1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27--伴侶關係中的自我破壞 1


由自己以及周遭的人們的觀察,我們很容易看到親密或伴侶關係的經營上的困難。事實上,我們一直在這關係當中實行著自我破壞的事情。

什麼叫做自我破壞,就是在自己的心智裡面不斷的產生衝突矛盾壓抑和評價,以及連結到所有相關的情緒感受,於是在這樣的自我分裂的自我關係中,由內部傷害自己的身體的同時,也因此在和伴侶的互動關係上面投射產生各種問題造成關係上的破壞。在這當中我們辛苦的維持著這個關係,在當中衝突與妥協並且不斷的循環,但最終卻沒有解決任何問題。

很有趣卻也同時這麼不可思議的是,大家在與伴侶的相處中絕大部分處在於幻想性的關係上面,卻很少有覺察。事實上當兩方自開始交往相處以來,就已經帶著各自累積的心智歷史,在各自已經建造的心智現實中看待這個新的關係,以及所有和親密關係有關的價值觀,但人們並不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不等同於另一方的內在現實,而在關係中投射自己的一切到對方並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於是打由一開始的溝通就已經是在連續的誤解之中營造關係,如果過程中兩人沒有瞭解到各自必須先瞭解自己的自我關係的投射情形,而在了解自己的同時進行彼此的全然溝通,兩者便會在心智中利用了這個關係進行和實化著彼此關係的分裂以及自我破壞。

例如,我們在親密關係中會對這個關係有所期待,好比期待這個關係能夠令自己不再寂寞,期待在關係中能夠互相了解,期待一個美滿的家庭組合,期待找到的是一個靈魂伴侶,期待兩人在各自的活動中出雙入對,期待自己的能力能夠在對方的家庭中被看到而佔有重要的位置等等,然而因為這些期待往往待在潛意識中被我們視為這是關係中理所當然的價值,然後成為一個背後的動機推動著我們的行為模式,卻從來沒有拿出來兩人面對面的討論過,於是變成在各自的期待世界中主觀的解讀著對方的表現以及彼此的互動,於是層出不窮的誤解產生又沒有彼此核對,就這樣各自的內在衝突就造成伴侶關係中的衝突,這也就是關係中的自我破壞。

生活教育免費課程 - 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Day 526—重新定義 – 煩悶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26—重新定義 煩悶

常聽到有人訴說因為接連的天氣因素而感到煩悶。煩悶是一種心情的描述,大致說明著一種負面的紛亂和似乎壓抑的情緒。我在此觀察到一個很有意思的點,因為這個描述被說出來的時候便以一種結論的形式在訴說,當說出來:我很煩悶。就是句號,結束了,好像這描述本身的意思就說明了一切,我就是煩悶,就這樣了,大不了會想辦法轉移注意力,或者表達時在告知身邊的人這就是我目前的狀態,不要管我了,等到我的心情好了再說,等等。



然而在這個情緒描述中人們所不知道的是,因為我自己如此的認同與等如這個情緒,我因此在這個情緒中定義了我的此刻,而這個情緒自身卻並非是我本真的生命中的自己,因為如果這個情緒有來有去,那麼它肯定不會就是我自己,卻是我自己在心智能量中的創造與執著,而如果我們能夠瞭解心智情緒的結構和本質,我們甚至能夠在這個情緒之中去解構它而解脫出這個情緒回到我的物質現實如同原本的自己的。

因此在這裡我們可以使用字詞的重新定義來看一下這個形容詞。因為非常有意思的是,要解構這個情緒,這個形容詞本身裡面就給了答案。先簡單說明一下重新定義的意思,由於我們對於每個我們所聽所說的字詞都給予了和個別歷史與文化相關的情緒能量,因此我們看到一個字詞的時候,我們不是如其所是的看待這個字,而是連結了自己過去所有與這個字相關的內容包括畫面,感受,想像,記憶,經驗等等,所以像是煩悶這個詞我們就會連結到過去的一些負面感受和經驗以及潛意識的畫面等等,而在這當中我們被動的被這個情緒所掌控,卻不知道我們可以藉由回到這個字的物質條件來改變自己的情境。

所謂的物質層面,在這個字詞中,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文字組合以及聲音,於是我們在形與聲的連結之中看這個字以及讓物質層面的連結中主導自己走出情緒能量的制約和控制。

在聲之中,煩悶,可以連結到,繁瑣,繁多,煩心,悶煮,悶熱等等,於是煩悶如同有許多的事物被關著在裡面翻攪著沒有出口。在形之中,煩悶--內心如同整頁的文字被關在門裡面燒著。因此在形與聲的解構中,我們知道煩悶如同許多的內在語言被關在內心如同能量的攪動而沒有出口。於是在這個理解之中,我們看到這是我們自己正在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因為唯有我們自己知道被關在裡面的是些什麼東西,因此這是自己的責任去誠實的協助自己看見在這個煩悶的情緒之中自己所連結到的各層面的想法, 經驗, 圖像, 記憶等等如同內在的思想話語,在這些看見之中,我們利用自我寬恕做為工具將自己由這個情緒能量中解構於是走出來回到物質生命中。

所以,如果因為天氣做為引發的因素而被心智制約在這些情緒之中,也可以藉由這個機會解除天氣做為引發和制約的因素,那麼這個天氣狀況便可成為一個禮物來協助自己在生命中的進程。

生活教育免費課程 - 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Day 504—權威關係與學習6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04—權威關係與學習6—不需要權威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將自己定義為我是獨立自主的並且不需要權威角色的存在和協助同時在這個信念和定義中連結到驕傲和憤怒和優越和無助的情緒能量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沒有看見和瞭解到我在定義自己為獨立之中其實一直的依賴著所有物質現實的支持包括指導者或權威的角色,因此在這樣的定義中我令自己活在心智建構的幻覺中而非在在我真實生活所在的物質現實中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沒有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去看見和領悟到當我在面對教導和管理角色的時候因為我所耽溺的自我定義和情緒能量而窄化了自己的視野和行動的範圍同時忽視了一些我得以學習到的訊息和建立的物質關係,於是在這個循環中我一再地將這個人格能量模式當作是真的並且更加壯大這個人格設計以致於令這個人格行為模式需要更多的時間解除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沒有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去看見瞭解和領悟到,當我定義了自己為獨立的時候當中所隱含的被權威角色遺棄的受害者潛意識思想,以及在企圖依賴不成之後的憤怒與責備的潛意識動機,於是在這些價值觀和能量定義下的獨立是心智的兩極化分離的結論,於是在心智條件之下的而非在物質中全然真實的獨立的自我主導狀態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一再地在自己定義的獨立於權威之中使用著偏見和意見來告知和教導這類角色應當如何執行,卻沒有看見和瞭解在這樣的行為模式中我令自己暴露在兩極價值觀和能量中無法全面的看到物質現實中所有的點和面向,同時也讓自己的人格狀態沈浮和循環於我什麼都知道,以及我不瞭解這些該怎麼辦的思想與人格回圈之中,於是讓自己常時活在如同機械運作的人格能量設計當中,而放棄在這裡呼吸中的生命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Day 503—權威關係與學習5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03—權威關係與學習如果沒有服從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接收到我所投射的權威角色給予的訊息的時候創造出了一個如果我沒有服從的話就會有恐怖的事情發生的焦慮和害怕的潛意識立即反應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創造出擔心沒有服從權威的角色的時刻同時將我的身體整個的緊繃起來如同小時候在被長輩責罰的時候的躲避姿態同時也在這個恐懼的氛圍中解讀我面對的眼前的指示若是陌生的或與處理事物相連結的便是相當困難難以達成的於是一方面迫切的想要知道這些事情該如何完成一方面又擔心完成不了,於是在接收到指示的那一瞬間我便將整個無意識與潛意識實化在我的身體姿態和信念並且令其指導我未來一段時間的焦慮行為模式直到自己將事情如期完成而證明自己可以脫離危險於是得以放鬆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長期的活在這個一點一滴由心智建構出來的立即的順從反應之中而沒有給自己機會在每一次的反應中去重新看見這些反應是如何由我自己一步步精細的創造出來的結果以及這個反應與當下的物質現實中的實際狀況並沒有關連的情形,於是在當中長期的奴困自己在假想的心智世界中限制自己的行動範圍並濫虐自己的身體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沒有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去看見我自己如何的自一開始在與權威角色的對抗對立之中建構出權威角色是情緒化和無知和無法依靠的和恐怖的,以及我必須要應付這個角色於是我可以獲得自由的信念,以及這些信念來本身來自我自己的恐懼能量和依賴的期待的出發點,以及最後做出了如果我不去服從這個權威那麼我就會有非常令人難受和恐懼的事情發生的結論,我也沒有為自己看見和瞭解我自己已經在這些兩極的情緒和衝突的信念中綑綁和壓抑著我的身體以及我作為生命的表達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沒有接受和允許我自己看見瞭解和領悟到我自己在這樣的對於權威的指示和表達的人格行為反應模式之中,我與權威角色維持著距離同時也下結論認為我與權威不需要學習上的連結,卻在我自己的內部建構了複雜的兩極矛盾的關係,同時完全忽略了我與權威角色在物質現實中的實際互動關係,於是如此的活在心智的假象之中如同放棄自己在這裡的生命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沒有接受和允許我自己看見瞭解和領悟到每當我在得知權威角色的指示於是直接的進入心智人格的情緒能量和身體反應中的時刻,我所害怕恐懼的如果我沒有如期成功完成這些事情就會有恐怖的事情發生的這個信念都是自身的幻覺假象,而就在當刻我已經以我的身體的姿態和犧牲來活出了實化了這些恐怖的想像,於是能夠在看見和覺察中修正自己並回到呼吸的生命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