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599--全體的最大利益 3
我們先看看當一個人在意識上不顧及自己而希望將他人的意願放在自己的意願之上的做法,為什麼說並不是對自己,也就是對他人最好的一個做法。
在這裡我們首先要對自己誠實,因為你可能會說,但是我本來就不是要對自己好而是要對對方好啊,所以這當然並不是對我最好的,好的,但在這裡我們要由所有層面來看這件事情,也就是包含了潛意識和無意識的層面時,如果我們能對自己誠實的看見,可以了解到在這個做法中,其實自己還是希望最後對自己能有一個好的結果或算計。
例如說,自己希望在這個情況的自我委屈之中能夠讓對方看到自己是如何的可以為對方著想或者順從對方,依著對方的意願和慾望來成就對方,於是自已可以忍受委屈,忍受一時的不便,或是更多,都是值得的,只是希望對方能夠滿足,能夠因為自己的作為變得快樂和自在等等,好的,但是然後呢? 這樣就結束了嗎?
不是的,在這些意識上的陳述後,自己誠實的往心智裡面去看,還會有潛意識的期待與想像在當中,例如,我希望你因為能看到我的用心,了解到我這個人是真心的對你好的,了解到你是和我在一起才會真正的感到滿足,了解到我會是你心目中的一個真正的對你好的人,於是你會肯定我會回報我的,如果你失去我你就會後悔,你會希望跟我多接觸,否則你就要一直記得我的,等等這類的想法。好的,這些潛意識的想法和慾望代表著什麼意思呢?
就是最終還是達到自己被肯定被需要和視為有價值於是感到滿足的目的,然而我們要看一看這個深思熟慮的,讓自己先委屈和忍耐痛苦然後成全他人只為了獲得對方未來的更多的給予和肯定的做法,到底是否最終能達到目的? 或許某種層面來說也許可以達到部分的目的,但那是在一個暫時的與沒有保證的情況,同時若你對自己的定義原本就是應該要犧牲讓步才會安全快樂那麼即使已經達到了目的你都不見得放心去享受。
事實上,一開始的假設和算計就已經是偏誤的了。因為你想想看,如果其實原本我們就已經而且都能夠做到時時刻刻的在自己本身固有的生命價值中和喜歡的人或他人分享已經擁有的已經滿足的生活的時候,我們為什麼還需要犧牲委屈自己來滿足他人呢?
那麼你如果會反問說,但是我現在就是不好不滿足不快樂並且失去了很多的情形,我怎麼能做到這麼理想的事情呢?好的,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或許應該先將自己的重心放在將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不是嗎?因為當自己好的時候旁人便能夠自在的與你分享生活,為什麼你卻以為當自己已經不好了,然後還要犧牲自己來成全他人的時候,他人會樂意的佔自己的便宜然後讓你過得更不好接著還要讓自己覺得對你有所虧欠呢?
因此,若已經很習慣在這類的思維下與他人互動的人要好好的去看到這個先委屈自己然後讓他人感到滿足的邏輯其實是行不通的,因為你其實不會真的委屈自己而是寄望將來有所獲取的操弄模式,如果無法得到滿足,你若不是轉而變成報復就是讓自己落入憂鬱,因為這就是心智設計的運行方式。
因此,最保險而有保障的讓自己最後能獲得他人的認同以及信任以及樂於與你分享的方式,就是先讓自己好,先為自己做到對自己最好的,那便是穩定自己的生活並在當中清除自己的正反兩極化的不切實的心智邏輯與價值觀,那麼當你已經做到了,你便可以在踏實的生活中自在與他人分享與共處。
EQAFE
https://eqafe.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