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競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競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Day 468--公共關係 2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68—公共關係 2

 


 

解決方法

 

公共關係在現代世界運行的方式便如同是為了各個政府或企業的運作者的私人利益所進行的權謀如同假形象的製作,是在操作關係也就是在操弄情緒中讓人們採信於是作出主導者希望他們做出的消費和支持行為。這樣導致了消費者與人民總是無法了解真相而做出對自己和公眾最好的選擇,同時也因為大家都多少知道了資訊的偏頗和蒙蔽的情況於是同時更強化了各種猜忌和懷疑和不知所措的情形而讓實際上可以採行的方案又變得更難推動或者將一切程序更複雜化。

 

於是為了要讓事務進行的順利並且最大化全體的利益,在推動生活收入保證(LIG)這個現實上可執行的照顧全體的提案時,我們不再需要這樣的公關運作,一切政策或者商品都可以回歸到僅是簡單有效的陳述,於是政策都是透明化的,商品的一切與消費者的決策有關的資訊都須提供出來,那麼商業或政策上的競爭就僅在提供最好的品質和最佳的公共服務上。

 

同時大眾要教育彼此如何檢視所聽聞到的資訊對自己和全體的實際協助而非聚焦在其感受上的解讀,讓自己由一個被動的消費者和被控制的選民的角色轉移到成為一個與所有生命平等的和自主的參與的公民。

 

 

酬賞/效益

 

當我們的社會為了全體的利益回歸到一切都僅是簡單透明的陳述而捨棄僅會有少數人得利的複雜操弄之後,人們在生活上的一切決策將享有真正的自由選擇。我們將不必去消耗原本不需要的時間和物質資源以及精神壓力在宣傳和權謀上,而當我們要執行任何公眾事項時便能夠只是單純地進行,而我們使用的產品與服務也將是貨真價實而不必再擔憂受騙和詐欺,那麼每個國民的生活價值與尊嚴於是受到最佳的保障。

 

 

平等生命基金會---生活收入保證(LIG)提案 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49&t=813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Day 408—自動化的對立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08—自動化的對立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曾提過不同的意見與觀點的區別,在不同的意見之中,我們經常因為僅只看到了整體事物的某一個面向,卻以為看到的是整體全貌,因此將自己的看 見與他人不同的角度區別開來,並且僅相信或堅持自己才是對的,而將這個意見和單一想法等同於一個價值觀並給予情緒上的承載,並將整個意見如同價值觀和情緒能量看作如同自己,造成了與他人的對立和無效的溝通。

而在不同的觀點之中,因為我們了解到自己看到的並非全貌,而他人也可以看到一個事物的其他樣貌,於是兩個看似不同的觀點其實只是不同的角度,那麼當兩個觀點遇到一起的時候,我們開始擴展自己的視野,於是當再度遇到這個事物的時候,我可以看到得更多於是讓我自己的表達和決定更加的有效。這樣的一個全觀的視野和態度可以協助自己和他人活出一體平等的生命價值。但在不同的或對立的意見的表達之中,我們活出的僅是虛構的自我價值而創造磨擦與不平等。

很不幸地在這個人類心智環境中的教育和世界系統中成長的人們都是先學習到競爭與對立或因此壓抑的求存模式,於是僅有在某特定的位置上為自己看見這個機制的人們有這個機會去除去這個虛構的和自殘的心智的兩極化系統,讓自己走出對立的意見於是看見對應於不同背景的不同觀點。這同時意味著我們開始改變自己自動化的表達習慣和方式。

由於我們已經非常自動化的在知識的層面上運作卻沒有活出我們得到的知識,所以當一看到他人的表達文字內容和自己的知識有不吻合的地方,因為已經先有了 兩極對立的設計,認為他人不是對的就是錯的,於是就立即將對方放到不對的錯誤的和令自己不舒服的價值觀和情緒中,在這當中做出反應去修正或補充或者壓抑, 在這當中其實並未和對方的表達產生實際的交流而只是在自己的世界裡和自己的心智對話,於是維持著自己的行為模式確保心智自我的存在,卻沒有發現這個自我並非真實生命。

超越兩極化心智或意見的作法可以是,在看到他人的說法和做法和自己的不同的時候,去放慢自己或給予時間了解這個人以及這麼做的背景因素,於是我可能由 此當中學到了不同的觀點,並且也分享自己的,或者我看到對方的角度限制於是提供給對方更寬廣的觀點,然而這個過程是需要給自己時間的,因為一方面自己因為沉浸在某個情緒能量中一時無法跳出來看得更明白,一方面要了解和同理他人意味著更需要瞭解自已的心智運作。所以總而言之最重要的仍是自己的進程,於是在進程中我們不斷的覺察並由嘗試錯誤中修改自己的表達直到與生命一體平等。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Day 405--想別人在想什麼 4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05—想別人在想什麼 4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沒有在我思想著他人是如何的想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其實在當中擔憂他對我的評價,我在當中假設他正在同意我和給我正面的價值,或者我在當中假想他正在批判我反對我並否定我的價值,於是我在自己創造的兩極的價值和評估中,放置和連結了正向的能量和負向的能量,以及我自己所曾已經創造的多種的包括優越和自卑和追求正確與害怕犯錯和避免誤解和受害者等等的人格模式,然後我在這個兩極價值和能量之中在一次的肯定和確認和證實了我的人格和行為習慣以及心智意識系統的存在如同確定了我如同心智能量的存在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當我是如此的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性地接受了和允許了自己在時刻中思慮著他人的想法和評價的時候,我理所當然地以為這就是我的存在的方式,只因為這些想法和思慮已經如此的滲透進入我的生活如同吃飯喝水一樣的如同我的生活習慣,卻沒有為我自己的真實生命去看見我所吃喝進去滋養我的卻讓我自己更多的使用這些習慣的思考模式來濫用我耗竭我和窮盡我,沒有看到和了解這些思想和情緒能量的所作所為與我所滋養自己的做的是相反的事情,沒有看見和領悟到這些對他人的猜測和假設和想像和評論是我在完滿的生活中完全不需要的限制我的和分離我的運作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沒有接受和允許我自己看見了解和領悟到,啟動這一切對他的想法的猜測和意想和思慮和假設的根源都來自於我的存有的在分離中的恐懼設計,在這個沒有理由和真實依據的恐懼設計中我創造了求存的慾望,在恐懼和慾望的設計中我在與自己和他人的分離之中的競爭和否定和依賴的行動中物質化了我的現實世界和我的身體,在當中我要贏過他人同時我又害怕失去依靠,於是自己成為恐懼和慾望的魁儡,成為了無知與無能,並且放任了自己和這個世界系統在兩極中的破壞和爛虐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沒有去看見了解和覺察到,我在思慮他人的想法的時候的恐懼與慾望的能量的出發點來自於我原初的分離, 來自於我將自己的一部分分離投射出去之後我便忘了那原是我的一部分,而我對待我的那部分如同在能量中製造摩擦衝突,於是在這個摩擦的分離中我產生批判和意見,我恐懼我所分離出去的而我又慾望我所分離出去的,這顯示我同時恐懼又慾望自己於是我在分離和評斷和恐懼中我消費和毀滅我自己,沒有了解到我可以在我與他人的物質差異或不同中看到我本是的存有的無限的表達面向於是可以在這個浩瀚的物質世界中領悟這個存有並且與所有的生命一起共創完滿的生活,相反的我將自己分裂之後我在自己的投射和反應中成為了無知與愚昧與無能並且毀壞這個物質世界如同對生命與存在的自毀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Day 374—心理學重建: 統計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374—心理學重建: 統計



在學院主修心理學一定要學統計,而且要一路學到高等統計,我在學習的當時很抗拒這門課,雖然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數但因為我看到這門學問和我要解決的問題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浪費了許多時間在這上面。統計在心理學中不但沒有辦法幫助人類了解自己以致於了解全人類,更是世界系統經由心理學來掌控操弄人的心智的主要工具。

簡而言之,統計法應用最廣的就在於使用平均值來了解人的某項心理和行為的常態和變態並據此來加以應用,然而首先,以統計數字來了解人類現象原本就會產生許多偏誤,例如一個班級平均身高為120公分,但可能當中沒有一個小朋友是120公分,例如一個國家的最富與最貧的兩端收入相差越來越極端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可以得出一個個人年平均所得的美麗數字去顯示這個國家的經濟穩定或比他國強但其實卻是不斷在退步。

其次,在還不瞭解人類心智行為的基本運作情形下我們是以什麼為基礎在使用平均值? 用的只是做研究者或提出理論者的主觀想法和意見罷了,例如關於智商的理論就有百千種,當中包含著文化習慣偏見,卻也製作出了許多的智商測驗,大家都了解家長們多麼重視小孩的智商成績,為什麼? 為了競爭,競爭要幹嘛? 要能夠在成績各方面的表現勝過他人,將來能夠找到好工作好收入,還要為國爭光! 如果你已經可以了解人類的生存其實不必以競爭為基礎的時候,那麼為何需要這個分數? 即使要競爭也不需要這個數字在幻像中啟動。許多小孩在這當中被貼標籤並在早期就產生適應不良影響終生的學習,包含天才兒童都成為智商分數的犧牲者。 而心理學在濫用統計的行為下所出產的論文可以在無數的環節上造假並且對大眾洗腦,過程是先假設一個自己想證明的人類行為現象然後利用整個統計過程來證明為真,可以對自己誠實的心理學家們心知肚明。

統計不是不能使用,而是要以物質現實為基本事實來幫助人類世界發展的基礎上,例如在人因工程方面為了設計能夠便於多數人安全操作的機械器具,如飛機駕駛座的設計上便需要計算統計人類的行動反應能力以便做最有效率的設計而不至於浪費資源。但對於例如去了解人類性格而去做的各種測量和測驗則是完全不必要的使用,這部分未來繼續講解。

就剛才提到的增進個人或國民心智或智商能力而言,若當我們可以處在一個全體人類都擁有收入保障的經濟制度之中,人們完全不用去計算智商這樣的東西來作為學習或競爭的依據 ,而可以就每個人所遺傳的不同領域能力或自己的興趣和長處來發展,因為要學習的技術教材和環境都已經是現成的或在發展中,於是可以為自己量身訂作以及無限期的加強自己想要的能力,並且選擇自己喜好的工作性質。這方面請參閱平等生命基金會的研究。

平等生命基金會--基本收入保證(BIG)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Day 361—是資本主義的錯嗎?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361—是資本主義的錯嗎?



這個世界在全球化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背景的影響下已經走入極端的貧富差異和越來越嚴重的金融災難,那麼我們是否就可以認定資本主義是一切問題的來源呢? 顯然的我們很容意這麼去認定,於是在這樣的歸罪中希望能由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制度來取代,然而就如同大家對於共產主義的誤解一般,這些不同的經濟制度在始初起點和理想上都沒有計畫在任何使用這些制度的國家裡面製造貧窮,甚至都以為其理論在為全民謀福並可以解決貧窮的問題。所以真實問題在哪裡? 顯然的就是人們如何使用這些制度所造成的結果。

資本主義強調的是自由市場的經濟,於是可以私人擁有資產、可以為了私利爭取利潤、財富分配不均、競爭、供給與需求自動決定價格和生產銷售,於是它同時也就不允許壟斷和中央集權,因為壟斷和中央集權的情況下將不再是自由的市場。然而我們看到現在的資本主義在所謂的自由的自動的供給需求和競爭下卻走向壟斷和極端貧富,逐步的走向不自由沒有競爭力和經濟衰退,這和當初資本主義的理想卻是背道而馳的,於是這當中必定出現了極大的問題。我們於是可以問,如果仍要保有資本主義自由競爭與追求美好的生活品質的動力的經濟環境,我們可以如何的改良這個制度? 也就是如何去找出一個可以創造一個永恆的保有自由與可以競爭的市場的基本環境的解決辦法。

這樣的一個方法便是讓主要的民生資源由國家擁有掌控,於是可以使用一些特定方式有效的分配資產,讓所有的國民都擁有基本保障於是可以真正的回到讓每個人在始初起點上就可以自由平等的和所有其他人一同競爭。在這當中不會有任何人因為競爭而必須貧窮和餓肚子造成任何以生命為代價或必須因為沒錢而出局的景況,同時因為這當中若有任何人因為惡質的競爭而輕易的必須離開這個經濟系統的話,這個經濟系統將會因為參與者的大量減少,也就是失業人口的增加,而逐漸的衰退崩解自毀前程。這個方法便是基本收入保障。

擁護資本主義的人對於由中央或國家管理資源資產所抱持的悲觀想法和預測多是依據過去歷史上的君主專制制度和中央集權的經驗,我們已經知道過去政治的問題和失敗是人類的心智共謀現象所造成,於是在心智與世界系統的干擾下從沒有領導者或團體或政黨以全體的角度來創造一個對所有生命最佳利益的方案。如今這個團體已經存在,他們(Desteni)並因為揭發了心智系統的機制而知道如何超越其運作而回到全體生命中找出對全體最好的制度讓所有生命享有富裕生活,請來了解並參與我們的實際行動。

基本收入保證(BIG) 系列網誌
Creation Journey to Life -- http://creationsjourneytolife.blogspot.com 
DIP線上免費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Day 356—物超所值=製造失業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356—物超所值製造失業



目前全世界的原料物價由於全球天災與原油產量因素不停的在上漲而導致更多的民生產品上漲,然而為什麼我們同時周遭也有好多商品是物超所值”? 包括食品衣物傢俱日用品,這麼多的便宜貨又是怎麼回事?

簡單,競爭的結果,是商人們為了更多的消費者上門而利用了人們撿便宜的心智心態來吸引顧客以賺取更多利潤的手段。那麼我們會以為,這樣便宜了消費者的事情不好嗎? 商家老闆在幫我們省錢,物價漲薪資沒漲的民生之苦的問題不是可以稍做平衡了嗎?

嘿嘿,並非這樣,我們一時因為撿了便宜的快樂其實正在一步步的讓更多的人失業於是製造更多的貧窮,放任這情況演變下去最後也將危及到仍有能力的消費者自己,總之這世上的貧窮問題一直都是全體要承擔的後果。

你看一件50100元相當於23美元的衣服是怎麼回事? 這樣一件成衣要經過多少人之手才可以成型? 由例如棉花的種植採收到加工染色到設計製板加上採購運送出貨等等程序,這些人的工資在哪裡? 都是被不斷的壓低薪資詐取勞力來的。然後壓低商品價格惡性競爭的結果讓許多原本已正常價格買賣的公司一家家倒閉,這些失業的勞工又因為工作難求願意承擔更低的薪資來付出勞力,然後在這當中獲取暴利的就是這些銷售便宜商的企業主。然後你也許已經知道,我們買到的這些東西的品質可能會造成我們的健康問題,或者都用不了多久就要再換,或根本就不實用,於是後面可能必須要更多原本不必要的消費來償還後果。

這便是我們在買便宜貨的時候這個背景世界正在運作的事實,而你卻難以想像為什麼幫我省錢的商人和自己節儉的美德卻在讓更多的小孩頻臨生存邊緣? 神奇吧! 這又是我們的心智總是可以將自己與這世界的一切都想像為美好,但實際上這個物質現實的一切都與我們以為的朝相反方向運作的實際例子。

我們的平等生命基金會所提倡的權利法案和平等金錢,以及現階段推動的基本收入補助方案,便是在徹底的解決這些現象,商界的競爭會是以品質與服務為內容,人們也經由教育來區辨物質現實與虛構心智的不同而回到真實生命生活。現階段我們可以先參與DIP免費課程來協助自己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