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產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產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Day 489—親子教育--完善人類種族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89—親子教育--完善人類種族





這一系列的產品說明了父母的角色可以如何的影響到一個小孩的成長和一生,因為由一開始,父母在與嬰兒的互動環境中所提供的能量與聲便會開始影響到小孩子內部的能量反應。

小孩子對父母所傳遞的能量的解讀和反應不一定符合當初的傳達,而小孩子會選擇他所接收到的能量是採取接受或者是抗拒,當他抗拒他所面臨的能量的時候,他將會將這能量放置在脊椎的後側,於是當累積到一定的能量之後便會釋放出來,這是為什麼我們會觀察到小孩子到了某個年階段的時候性格似乎整個改變的情形。

在未大量受到父母環境影響的時候,小孩子基本上是物質之身,這個時候他們對聲的回應是在整個物質身體中產生如同漣漪般的活動,然而在成為人類之前我們在物質的存在中已經被長期的制約成對能量起反應,所以雖然小嬰兒仍是較純淨物質的身體,仍然受著能量的影響而以能量來反應,然後這些累積的能量便開始讓整個物質身體產生變化,成為心智能量的產物,如同我們烤蛋糕之前將所有的材料先混合在一起,但經由烘焙成為蛋糕之後,整個物質狀態都改變了。

這是為什麼我們作為父母的自嬰幼兒開始便全然的參與了小孩的整體人格發展,於是必須要負起相當大的教養責任,而在這當中父母自身便應先在進程中檢視自己的一切反應並穩定自己,因而得以在物質現實中協助小孩子在穩定的一體平等的物質中成長。

更多的資訊請來我們的商店獲取--
https://eqafe.com/series/33-parenting-perfecting-the-human-race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Day 373—計畫性報廢產品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373—計畫性報廢產品


年齡較長的人可能比較容易留意到整體消費習慣的改變,也可以驗證到過去產品的品質和壽命比起現在的產品要來的長,例如過去的家電、傢俱、汽車等等可以用到好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時間不大損壞,但現在這些產品的壽命卻變得相當的短暫,其實許多熟悉3C產品的年輕人都可以隨口說出:當然這些公司要隨時更新軟硬體,不然他們賺什麼。然而在這種全球商品計畫性報廢的作為中,是全球生命在付出代價。

計畫性報廢的意思就是原本企業有能力在這個科技階段製造出品質最好和最耐久的產品,但卻刻意的製造次級品或可以預期在某段時日內便會報廢的產品來增加消費者購買同一商品的次數同時讓企業賺錢並以為如此可以提就業率和維持經濟。

這樣的產品有不同的報廢形式,例如產品的整體品質不佳但外觀漂亮價格便宜,例如某些產品裡面有特定的裝置特別脆弱但壞掉後整個都得重新購買,例如軟硬體裝置要被迫升級否則即使沒壞也是沒有用,例如產品在出第一代的時候同時已經設計出來後面幾代較好的產品但卻延壓到未來出產等等,而消費大眾不得不,但也同時在自身的追求購買慾的心智設計中配合這樣的消費模式。

然而讓我們全面性的來看這個計畫性報廢模式所帶來的對整體的影響,首先,地球的資源的消費速度並非依照生物需求而是依照購買欲望和商業利益的目的進行,因此極度快速的消費根本不及我們重新建立資源的速度於是地球資源便如此在極度的消耗速率中,若沒有其他更佳方式介入改變則必然造成資源耗盡。

再來,人們其實在消費的慾望中充滿著金錢壓力,因為一般薪資收入的人必須一次次購買同樣的產品,雖然價格相對便宜但時間累積下其實花出去的更多,而在現今沒有對人民有基本穩定的保障的經濟制度同時失業率不斷升高的狀態下,人們的購買力越來越差,傳統而誠實的小公司一間間倒閉,讓整體經濟更趨惡化。

因此證據已經顯示原本以創造就業和維持經濟的理由來支持的計畫性報廢是站不住腳的,而應當使用真正能夠復甦世界經濟同時維護地球資源的有效方式來製造商品。那便是製造符合現今科學技術能夠生產的最耐用保久品質的產品,而在價格上合理的投資參與製造的勞工,於是人們可以有較多的購買力,公司不會輕易倒閉而更多的人可以就業和輕鬆的工作,這樣的生產原則我們可以在平等生命基金會提出的基本收入保證方案中實行,因為當我們將以利益為導向的經濟制度轉以生命價值為導向時,在保障了所有人類生活的安全穩定以及地球資源的永續的原則下,計畫性報廢存在的理由以及造成的問題將可以相應的解決。請來與我們一起研究。

平等生命基金會--基本收入保證(BIG)

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Day 365—白吃的午餐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365—白吃的午餐

No Free Meal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這兩句話其實是正確的,只是若用在比較狹隘的心智解讀中,以為如果白吃白拿了人家的東西,就表示必須要未來償還或者對方必定是有所求於是不要以為自己占了便宜而是要準備付出心力的代價的算計心態,那麼在如此的定義和關係中又會有不斷循環的後果了。

在這裡談到的沒有免費的午餐是說,我們看到在物質現實中我們在生活當中所使用的一切資源都是有其價值的,都沒有不勞而獲的事物,例如我們所吃的一切食物,穿的衣物,使用的器物,以及種種科技和醫療和教育資源等等,全部都是經過了無數人的勞力所換取來的,就是原始資源本身,如石油,乾淨的水,野生的蔬果質物等等,他們若不是生命,也都是經歷過了其他人的生活時空換取而來的,是生命是生活那便是價值,也是我們全體的唯一價值所在。這樣的話,當我們在使用物超所值的便宜貨或者買一送一的免費的物資的時候,我們可能以為自己占了便宜可以不勞而獲,但其實這些個東西全部都是經歷過生命的價值,他們本身已經是價值,而當我們在獲取的時候只是因為沒有付錢就以為占了便宜其實是在幻覺之中的信念罷了,而未來我們便將為這個幻覺付出代價。

這裡還有兩個層面可以說明。一個是當我們以金錢為媒介在獲取等價的產品的時候,當我沒有用等量的金錢來給付這個產品應有的價格的時候,也就是商人為了競爭和利益剝削了勞工而我們在無知中做了幫兇和共謀的時候,我們所將付出的代價便會是我們所幫忙剝削的生活與時間的代價,因為我們最終或者目前也正在是被剝削或消費的對象,而這個世界的經濟系統將整個垮台而人類的生活陷於終極的苦難。

另一個層面是,當我們在討論最終的平等金錢系統的時候有說到,最後我們並不一定仍是使用金錢為交易媒介,也許金錢變成了只是每個人身上的電子記錄裝置,而且我們的地球資源不是本就在那兒屬於我們全體生命的嗎? 這時候仍然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件事情存在嗎? 那是當然,我們仍是沒有不勞而獲的,因為我們的食衣住行種種生活權利都是經過了生命與生活的奉獻而來,所以我們所需要付出的也就是自己的個別勞力,也就是說人人都必須要有一份工作,每個人都要盡到自己身為世界公民的責任,這就和是否使用金錢無關,這時候當然已不會有失業的問題,也就是說工作是每個人的權力,當然工作的概念將和現今的情況完全的不一樣,在現實即可以改良資本主義的基本收入保證的經濟方案中,每個人便可以在輕鬆沒有所謂經濟壓力的情況下貢獻自己的勞力和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性質,並享有更多的自由和假期。

請來參與我們推展基本收入保證的經濟方案。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Day 356—物超所值=製造失業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356—物超所值製造失業



目前全世界的原料物價由於全球天災與原油產量因素不停的在上漲而導致更多的民生產品上漲,然而為什麼我們同時周遭也有好多商品是物超所值”? 包括食品衣物傢俱日用品,這麼多的便宜貨又是怎麼回事?

簡單,競爭的結果,是商人們為了更多的消費者上門而利用了人們撿便宜的心智心態來吸引顧客以賺取更多利潤的手段。那麼我們會以為,這樣便宜了消費者的事情不好嗎? 商家老闆在幫我們省錢,物價漲薪資沒漲的民生之苦的問題不是可以稍做平衡了嗎?

嘿嘿,並非這樣,我們一時因為撿了便宜的快樂其實正在一步步的讓更多的人失業於是製造更多的貧窮,放任這情況演變下去最後也將危及到仍有能力的消費者自己,總之這世上的貧窮問題一直都是全體要承擔的後果。

你看一件50100元相當於23美元的衣服是怎麼回事? 這樣一件成衣要經過多少人之手才可以成型? 由例如棉花的種植採收到加工染色到設計製板加上採購運送出貨等等程序,這些人的工資在哪裡? 都是被不斷的壓低薪資詐取勞力來的。然後壓低商品價格惡性競爭的結果讓許多原本已正常價格買賣的公司一家家倒閉,這些失業的勞工又因為工作難求願意承擔更低的薪資來付出勞力,然後在這當中獲取暴利的就是這些銷售便宜商的企業主。然後你也許已經知道,我們買到的這些東西的品質可能會造成我們的健康問題,或者都用不了多久就要再換,或根本就不實用,於是後面可能必須要更多原本不必要的消費來償還後果。

這便是我們在買便宜貨的時候這個背景世界正在運作的事實,而你卻難以想像為什麼幫我省錢的商人和自己節儉的美德卻在讓更多的小孩頻臨生存邊緣? 神奇吧! 這又是我們的心智總是可以將自己與這世界的一切都想像為美好,但實際上這個物質現實的一切都與我們以為的朝相反方向運作的實際例子。

我們的平等生命基金會所提倡的權利法案和平等金錢,以及現階段推動的基本收入補助方案,便是在徹底的解決這些現象,商界的競爭會是以品質與服務為內容,人們也經由教育來區辨物質現實與虛構心智的不同而回到真實生命生活。現階段我們可以先參與DIP免費課程來協助自己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