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物質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物質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對生命最好的生活方式--2



對生命最好的生活方式--2




1.      認識並活出我最大的潛能—2

我的最大的潛能到底是什麼?能夠做到什麼程度?答案好簡單我就是我的身體,我身體能夠做出來的一切行動都是我的潛能,我若是能時刻的在我的身體當中做我當下能夠做的最好的事情,那麼我就活出了我的最大的潛能和力量了。

這麼簡單的事情人們卻覺得難以做到,因為人們太將自己的身體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卻將自己的身體能量貢獻給了心智和情緒,這個心智也就是我們時刻在評斷他人和自己的是非而信以為真的價值觀,在當中我們幾乎一輩子沒有發現到我們其實無法依靠這個無止盡的兩極評價幫我們過生活,因為這個機制只是一直將我們鎖在自己的腦袋裡經歷天使和魔鬼的交戰與衝突,侷限在狹隘的視野當中,最後讓自己停滯在一個世界角落當中動彈不得,允許自己就這樣過了一生,連怎麼呼吸的活過這個人生都沒有覺知。

例如當我嘗試越加的在身體的行動當中成為自己的身體而得以有效率的表達自己如同生命的時候,我一次次的覺察到我的心智就在那兒阻滯著我的活動,焦慮的能量如同思想在憂慮著事情作得好不好,總是假設著問題的存在,想像著他人的不滿意,然後不停的修修改改,不放心,他會怎麼樣誤會我的意思,然後怎樣避免不會造成這些情形,這些思慮快到還沒去檢視就已經完全的相信著它們的真實性而做了出來,或者就呆滯在那兒什麼也沒做,身體停了而能量卻在身體中快速的製造運轉。這是關於焦慮能量的例子,而我們的不同人格都有無數的理由在用同樣的方式阻止我們前進,親近與表達生命。我們在這些是是非非的價值觀中忘記了我們作為物質生命是和萬物平等一體的生命。

事實上,可幸的是,這個我們所熟悉的思想行為模式不必是我們的終極命運,因為我們其實可以不是這些用盡一切力量來限制自己的人格,這些是心智的設計,是情緒能量,卻並非真實生命如同我們物質身體的表達,超越了這些限制我們如同機器人的被制約的能量,我們的言行表達才是全然和誠實的,內外一致的完滿而且能夠展現生命的真實力量。那麼由每個個人層面做起,我們能夠實現全體的一體平等,在自己最大的潛能中共同改變這個世界的命運。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Day 506—權威關係與學習7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06—權威關係與學習權威與政治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自己在自一開始的時候與長輩和教養者的互動中學習到和允許自己建立的權威關係中在成長過程中投射到了現在與未來的權威角色和政治人物的互動關係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自己建造的與權威角色的關係中定義自己必須依賴的對象的過程中,沒有看見自己同時在各方面與所有的物質存有互相的依賴的同時也長成了一個與所有他人平等自主的個體,卻在一個壓抑自己依賴權威負責為自己做決定的模式中對政治人物和機制創造了同樣的投射模式,而當自己定義這個政治權威角色沒有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之後便以一種挫敗和失望和憤怒等等的情緒應對,以為所有的情緒都來自於權威的責任,而沒有在當中看見自己如何一步步的創造出這個心智現實而與物質生命分離的過程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和在與權威關係的建立與分離之中定義了權威的無知愚笨和脆弱,於是再面對成長過程中的政治權威角色的時候也投射了這些價值觀在這些角色人物身上,並理所當然的使用情緒去應對這個自己創造的價值,在當中沒有看到自己在一開始時所接受的和依賴的愚昧和聰敏的兩極價值於是活成這樣的兩極定義,並瞭解到這些兩極化的定義是心智結構的投射同時實化到所有自己定義的權威關係中於是終於創造了集體的對權威的投射幻象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一再的與自己建造的權威角色的關係中的期待和依賴中所創造的失望和絕望的兩極情緒和解讀中將權威角色定義為無能的與我沒有關連的或者並不需要這樣的關係的投射的決定和結論中,也將這個模式帶到與政治角色的關係之中,在這當中我創造出了無奈冷漠以及想要撇清關係的行為模式,而在這個模式中我沒有看見在潛意識中不想讓自己看見對權威與政治人物的期待與失望和恐懼的情緒和價值觀的解讀,於是在保護自己和不需面對自己製造的內在的權威關係結構之中,我讓自己活在心智結構的禁錮之中而非與他人和生命的一體平等的物質這裡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自己一步步精心建立的與權威角色的依賴和期待和失望和無奈以及對權威所定義的全能和無知的反覆過程中,沒有看見自己在這樣的關係中的根本的恐懼的出發點,於是在這個恐懼中依賴和期待和失望和無奈和憤怒但最後仍然是懼怕著權威而時時擔憂著若沒有在規範中服從權威或政治角色便會遭遇到什麼自己懼怕的又不明所以的事情發生,於是在一生中不斷的在各種心智結構的設計中內在的權威關係在兩極的心智定義與情緒中來回的周旋而如此的奴困自己於分離的能量中自我操弄愚弄,沒有給自己時刻的機會去看清楚全體在這個心智共謀的建造和模式中創造了一個社會政經運作和人民生活的現實困境,沒有讓自己在這當中看見和領悟到惟有放棄這個奴困自己的心智系統而走進真實的物質生命和生活才得以有效的解除困境和解決人類世界的問題


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Day 504—權威關係與學習6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04—權威關係與學習6—不需要權威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將自己定義為我是獨立自主的並且不需要權威角色的存在和協助同時在這個信念和定義中連結到驕傲和憤怒和優越和無助的情緒能量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沒有看見和瞭解到我在定義自己為獨立之中其實一直的依賴著所有物質現實的支持包括指導者或權威的角色,因此在這樣的定義中我令自己活在心智建構的幻覺中而非在在我真實生活所在的物質現實中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沒有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去看見和領悟到當我在面對教導和管理角色的時候因為我所耽溺的自我定義和情緒能量而窄化了自己的視野和行動的範圍同時忽視了一些我得以學習到的訊息和建立的物質關係,於是在這個循環中我一再地將這個人格能量模式當作是真的並且更加壯大這個人格設計以致於令這個人格行為模式需要更多的時間解除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沒有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去看見瞭解和領悟到,當我定義了自己為獨立的時候當中所隱含的被權威角色遺棄的受害者潛意識思想,以及在企圖依賴不成之後的憤怒與責備的潛意識動機,於是在這些價值觀和能量定義下的獨立是心智的兩極化分離的結論,於是在心智條件之下的而非在物質中全然真實的獨立的自我主導狀態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一再地在自己定義的獨立於權威之中使用著偏見和意見來告知和教導這類角色應當如何執行,卻沒有看見和瞭解在這樣的行為模式中我令自己暴露在兩極價值觀和能量中無法全面的看到物質現實中所有的點和面向,同時也讓自己的人格狀態沈浮和循環於我什麼都知道,以及我不瞭解這些該怎麼辦的思想與人格回圈之中,於是讓自己常時活在如同機械運作的人格能量設計當中,而放棄在這裡呼吸中的生命


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Day 495--幸福的密碼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95--幸福的密碼



收到的轉寄訊息中時常會有類似如下故事的結論,大意是說:一位博士原本在《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麼》的論文研究結論中得出,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一種是淡泊寧靜的平凡人,一種是功成名就的傑出者。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透過修煉內心、減少欲望來獲得幸福。如果你是傑出者,你可以透過進取拼搏,獲得事業的成功,進而,獲得更高層次的幸福。但二十年過去了他再次追蹤當時聲稱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發現原本平凡的那些人雖然生活狀態可能有些改變但他們的幸福感沒有變化,但成功人士卻因為事業的變化而有了極大的改變。於是他又有了新的結論: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一臉愧疚:20多年前,我太過年輕,誤解了“幸福”的真正內涵。而且,我還把這種不正確的幸福觀傳達給了我的許多學生。在此,我真誠地向我的這些學生致歉,向“幸福”致歉

由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幾件這位研究者沒有看到的事情。首先,他的論文題目中已經先行肯定了幸福感這件事情,把幸福的感覺視為一個理所當然的所有人該追求的感覺,沒有能夠分辨的出來所謂的幸福其實有兩個基礎,一個是情緒操弄的層次,另一個是物質支撐的基礎,於是他在一開始得到的兩類結論其實是給自己一個機會看到了這兩個層面。在這個研究中,如果他能夠也將那些認為自己非常不幸福的人考慮進來的話,他會發現到平凡人(也就是物質生活並不太好的人)可以同時評斷自己為幸福或不幸福的,所以那是情緒層面的操弄,而如果他容許自己的取樣夠大到足以代表人類的貧富比例的話,他也可以發現到這個世界的人的幸福會隨著物質生活的差別而有變化,顯然的他並沒有做到如此,否則他應該早已經發現到那些極度窮困的人為了謀生,連什麼叫做幸福或者什麼是感受都已經難以分辨或定義。然而我們仍然可以就文章的表面意思上瞭解這位研究者試圖找到答案的某程度的誠實。

但很不幸的,當他在二十年後企圖追蹤這些非常幸福的人的時候,他已經將那些原本評論自己為不幸福的人拋在調查之外也完全沒有去考慮那些人,然後只片面的去看到平凡者在幸福感的穩定以及成功者因為事業的不穩定於是幸福感就有變化的情形下貿然的給了自以為真正正確的結論,卻沒有發現到他的結論其實只是在讓自己再次肯定了那視為理所當然的可以操弄的情緒感受的層面,卻放棄去看見物質實際上對於生活的幸福所造成的決定性影響,而得到這個似是而非的結論,以為因為隨著物質離去而幸福感也離去,所以幸福不應該跟隨物質而應該在心靈層面維持淡定寧靜。於是在這個結論中正式的忽視物質的影響而回頭再去肯定他原本在題目中就已經假設的幸福感的理所當然。

在這個世界上十億的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不到美金一元,有八成的人類每天的生活費不到十元美金,有千萬人為了生活成為奴隸和童工,每天有上萬人因為沒有吃喝而死去,這些人的幸福在哪裡?因此請不要在去相信這些無知的研究者告訴你的話,也不要去傳達這些菁英間互相洗腦的訊息,因為你的這些作為正在製造更多的貧窮和濫虐,包括你自己和你的後代,請擦亮你的眼睛,擴展你的視野,站起來為這個世界和全體生命做些真正有益的事情。

請參與生活收入保證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