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一體平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一體平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Day 630—解構示範2

Day 630—解構示範2


5.我的脾氣不好,但至少我將我自己完全表達出來
6.我這樣的對他直接表達憤怒,是因為我認為他是最親近的人最信任他,但他卻看不到,只看到自己的自卑,那是我沒法幫他看到的
7.當我那樣對他表達憤怒,卻一點也不會影響我對他的感情,而且我一表達完畢就完全沒事了。
--這個顯然是我在為我自己的容易發脾氣找理由
--我自己也了解脾氣本身是會造成他人的痛苦的,而且我也不喜歡他人對我發脾氣,卻讓自己任意的發洩出來
--這矛盾原本就是我自己需要改變的責任,因為發脾氣本身根本沒有辦法溝通事情,只是在用暴力讓人害怕,而我為什麼要讓我自己愛的人總是活在我的暴力的痛苦和害怕之中,卻不允許他人這樣對我?
--所以我也要問我自己,在壞脾氣之中我真的愛對方嗎? 那麼我經常無法愛對方和愛我自己,為什麼對方要堅持跟我在一起?
--我是什麼了不得的人? 我有什麼不可取代的理由要讓對方寧可一直活在痛苦中? 而我所知的是,所有人的價值是平等的
--我將我自己表達出來很好,但用了沒有效的方法,不但沒有真的達到溝通、互動、了解,反而最後導致我完全不想要的後果,分離,划得來嗎?
--說自已因為信任對方才發脾氣同樣是一個讓自己放縱的藉口,為什麼對方因為我信任他就要那麼辛苦讓我發洩? 這樣的信任關係誰會需要?
--我的憤怒不會影響我對他的感情? 這是一個大盲點,因為我只是快速轉換自己的人格罷了,在那個憤怒中我便成為氣憤討厭他的人,只是它來了就走,然後我以為我一直愛他,只是有誤差的解讀罷了
--所以事實也證明,這個伴侶關係中的不時的憤怒表達若是愛的話,顯然這個愛的方式沒有效果,對方經驗不到這叫做愛
--在我的憤怒的背後實際上擁有著大量的恐懼,我其實可以在我自己的成長記憶中去了解我的恐懼並解去解構,最終得以給我看見一切都不必走入憤怒中

8他應該要了解我從小以來所經歷過的對待,導致我非常害怕被誤解,而因此要大聲表達的衝動
9而當我再為自己大聲的表達的時候,我也根本沒想過那是我在發洩怒氣,我只知道我在大聲解釋而已
10他自己辯不過我就跟我聲悶氣,為什麼不跟我一樣努力的說出自己呢
11以後面對潛在伴侶的時候,我一定要小心這個情形,不然對方又偷偷的在壓抑和累積憤怒的話怎麼辦

12.如果以後我的潛在伴侶知道我是因為脾氣不好而結束關係,他們會不會怕我
--每個人的性格是不相同的,我自己已經觀察到有許多人可以和脾氣不好的人相處,甚至有很好的應對方式
--脾氣不好本身不需要去責難,我自己認識自己以來,就已經是受到情緒困擾,他人也一樣,因此這不是我個人化的問題
--同時我的成長環境也總是在強化這個脾氣卻沒有足夠的資訊和教育來幫助我這個問題,故更不需要去個人化
--也就是不必責難我自己,害怕我自己,讓自己有不必要的負擔,這樣反而會讓我一直不敢去面對這件事情,壓抑這件事情,未來繼續醞釀我的憤怒和恐懼
--目標是在解決問題,那就是改變我的憤怒和急躁性格,這方面我已經自己努力執行一陣子而且也有效果了,仍可以繼續前進
--當我總是知道我在走向讓我自己更好的路上,不斷提醒我自己,我就不必定義我自己是個脾氣不好的人,然後在當中變得卑微
--當我又面臨同樣的情緒時候,我也總要提醒我自己,不要被情緒打敗,繼續站起來再度解構和修正自己,於是我會一點一點的在每一方面實際超越這個人格模式
--當我不必害怕自己的時候,面對他人,我也不會去怕他人會怕我了,因為那總是我自己的投射,我已經多次證實了這點
--因此當我開始擔心他人怕我的時候,我了解到這也就是我必須跨出去解決問題的時候,不要讓自己停留在那個擔憂之中

 解決問題: 我的前夫離開我是因為我的脾氣不好
當面對關於我要說明我離婚原因的情境時,而這句話跳了出來的時候,我可以在我的領悟和解構之中,重新的說明我的婚姻過程:
--我們離婚主要原因可以說是雙方溝通不佳的情形
--我當時個性急躁容易發脾氣,而對方比較壓抑住自己,那時候我們都不瞭解自己和對方,所以沒有有效的解決問題
--現在因為我終於能夠比較了解在伴侶關係中自己的盲點,也有許多進步,所以有機會遇上潛在伴侶時,我將會留意兩人的溝通,將對方當作鏡子來學習和時時調整自己


各位可以看到這些解構僅是在自己的平靜中--蒐集更廣泛的現實環境的資訊,給自己看見更多的常識,於是可以放棄自己在情緒中的淺薄視野,替自己解決問題。當中相當有趣的可以給自己的觀察是,當自己在情緒中發洩或抱怨或自責中,在慣性的人格設計之中,似乎想到的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頭頭是道,但是一旦給自己這個時間和機會,在穩定平靜中重新去看這些建構的事實,其實完全是不真實的,是虛構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再的給自己機會書寫和重新去定義和去看見一切真相。

其實解構到此只是在事件的表層工作,因為我們的人格結構是一個個模式系統,因此當我們養成這個敏感度去看出來這一個個模式的時候,我們便繼續解構這些結構,例如忌妒、罪惡感、期待、自責、抱怨、信念、投射、比較、理想、道德觀以及種種情緒人格等等。最後,我們總是要記得那最終的原則,就是所有的生命價值是同體平等的,當我們能夠解構這些阻礙我們發展進步過好生活的人格模式,才能夠給予自己並與他人生活在一個有效的有品質有尊嚴的自由的人生。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相關訊息產品-- EQAFE  https://eqafe.com/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Day 625—我玩完了

Day 625—我玩完了





我觀察到當我已經意識到我自己對某些對象有個隱藏的一面,長時間一直都處在密聊的暗處,直到開始覺察到這個隱藏的人格是無效的並且將它表達出來如同我站在我現在所是的進程的點,將會是一個較有效的溝通和互動方式,比起自己關起門來以為自己處理就可以了將會是更好的方式的時候,我開始付諸行動的表達,而在表達之中和之後,觀察到一些有趣的點,現在分享一下。

由於是將從未表達過的點表達了出來,於是帶著某種程度的能量,例如成為一種快速的在某種肌肉緊繃程度下的發聲,而我同時意識到我的身體肌肉以及聲音裡面的不同情緒層次,例如焦慮不安、恐懼、受害感、緊張、罪惡感、憤怒、嫉妒當中也帶著許多心智結構例如自我批判、指責、投射、期待、比較等等,然後在結束談話後,回到面對自己的時刻,又回過頭來再次的被過去必須隱藏自己的心智人格淹沒,開始恐懼自己做了這些表達之後會遭遇到的一切狀況,例如:我完蛋了、我無路可走了、我自毀前途了、我不值得了、一切要結束了現在人家是怎麼看我的….

好的,那麼這該如何? 我首先要說的是,縱使自己以為已經獨自完成了寬恕解構而能夠超越過去的模式而活出不一樣的自己時,由於必須回到過去在事件的當刻中尚沒有通過的事物,我們總是還得去經驗到非常類似的情緒能量模式,而可以說每一回的重新的面臨都是一個新的考驗,考驗我們在這一刻裡面可否由心智中走出來,可能我們走出了一部分,但又同時顯現了一部分的能量和其它人格模式在其中,待我們去在下回的時候繼續地走出來,而當中必須沒有放棄和堅持自己的責任和紀律。然後每一回還沒有通過的部分事件又有新的看見和領悟來協助自己做解構並待未來再次通過直到真正的通過。

而關於在事後的一連串與我完蛋了的秘密心智和恐懼能量中,我們可以同時為自己看到明顯的自我愚弄的點,在這裡可以自問的是在此之後我到底真正的失去了什麼? 我們過去所執著的那些美好到底是真的嗎? 好在哪裡? 要付出什麼代價? 自己此刻到底在哀悼的是什麼? 如果願意自我誠實地在最廣視野的物質現實中回答這些問題,你會發現你要捨去的不過就是那虛構的能量現實,它過去帶給自己的美好也只是能量,而那一點點好的能量追求要我們付出一生的代價去束縛和困惑和削弱自己,甚至就在自己擔憂恐懼的此刻,除了讓自己的身體承受更多的痛苦外,我們根本並沒有失去什麼。我們擁有一切我們已經有的生活和創造的機會,身旁的人事物依然進行著各自的活動,而我自己正處於一個決策的時刻,我要繼續消沉在這個心智的哀悼和懷疑等等的固執之中,或者在這一刻看見我擁有我的自我導引的能力在當中掌握和擴展我的人生。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相關訊息產品-- EQAFE  https://eqafe.com/


2016年8月6日 星期六

Day 607—我是對的 4

Day 607—我是對的  4


現在來分享一下我自己在對與錯的這個設計上來面對和解構這個心智意識系統的一點經驗。

由於我自己幾十年來深深的被這個設計所影響,而也因為這個設計背負著無數的記憶和能量,因此大大的給自己設限了相當長的時間,當中在各方向尋找真相的過程中雖然了解到評斷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應當停止,但卻發現這不是一件說停就停的事情,道理和知識可以說得很清楚,實踐起來卻總是來來回回不斷的在內在衝突的對話中卡在情緒裡面。

然而這個收集知識與得到解答以及重複提醒自己的過程,本身就已經在幫助自己解構了,因為這些知識和訊息,已經擴展了我原先限制自己的信念,讓我可以因為看到更多元的現實面而幫助自己放下來。然而心智就是這樣的狡猾,因為心智總在焦慮和快速的慾望的運作當中,所以同時也利用了這個知識與理解的過程來再度將自己卡在裡面,例如: “我已經都知道這麼多了,怎麼我還是沒變! ” “知道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好了,這回又卡了,然後自己再度的利用這個反應來自我批評自己: “我沒有救了,我很糟糕,人家要怎麼看我…”,這樣一層又一層的評斷下去之後,負面能量一層一層的累積,又增加了走出來的困難度,因此這裏要注意的就是心智隨時都會利用現成的事物來阻止自己進行改變的工作,包含自己已經協助過自己的過程和內容,因此必須增加這方面的覺察力以便令自己更有能力停住這個過程。同時了解到,因為心智結構的複雜度和記憶的大量累積,這本就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進程,任何在慾望和恐懼中的評斷都會令速度更加的慢下來的。而且,那又是一個再度陷入對與錯的模式的陷阱。

另一點,每當跟隨著對錯評斷後又是一團情緒包出現的時候,往往明明知道接下來該要書寫解構了,但就是會有一種: “喔,沒有用的,我會看得清楚而後有效的走出這個情緒狀態嗎? ” “我就是這個樣子我已經很習慣啦,真的會有差嗎?” 這樣的自我懷疑和否定現象,然而要瞭解到,這仍然是心智的伎倆,不讓自己能夠看得清楚過程,只是在外面用更多的情緒來解讀和反應,尤其因為自己還沒有建立許多成功的經驗,就更有理由證明這方式是行不通的。

然而,這心智模式最怕的就是你去真的證明和揭穿它的假象,因為只要我們發現了心智是多餘的,並且能夠利用自己的力量站起來,那麼這個心智就要消失和死亡了。因此,就去證明吧! 而且持續的恆常的去做才可達到效果才是真的證明。你會發現不但你能夠走出來,而且你有令自己更加自由和有力量的選擇,你能夠改變自己,也能夠協助他人,絕對的值得。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相關訊息產品-- EQAFE  https://eqafe.com/

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Day 606—我是對的 3

Day 606—我是對的 3


再來用另一個觀點來開啟關於對與錯的視野。

當我們說明任何一個自己的觀點的時候,可以說同時是對的,也是錯的。主要在與我們此刻所站的相對位置,以及我們的出發點是否是一體平等的。

因為每一個人類個體的視野永遠都有一定的限度,而當自己願意表達出自己在此刻無論看到的有多少,都可以是一個相對誠實的表達,所以一個人有可能看到的相對的較少,或者看得方向有偏誤,那麼在表達出來之後,可以更快的獲得更多的訊息以及修改目前的方向,所以相對於更廣的視野或更正確的方向而言,就可能被描素為錯的或偏誤的,但那同時也是對的,甚至我們可以說只要表達出了某個觀點都可以是因為有意願參與溝通而成為有效的行為。當然若能夠看到更多更廣於是作出更有效的決定或解決問題的方案就會是更好的。

這當中的關鍵點就在於在看對與錯的出發點是如何? 例如當一個人看到了有限的觀點的時候,就僅僅只接受這樣的結果,沒有看到每個個體的視野若沒有去調查或採納更多的觀點就會是有某種程度的限制的話,那麼這個對於對錯的固執,就會造成問題,讓自己與他人相衝突,同時令自己陷於無解無效的境地中,這會是自己真的要的結果嗎?

總結而說,當我們站在一體平等的位置上面來表達自己的時候,因為我們能夠看到自己所站的位置是會受到限制而能夠開放自己於更多的觀點,於是無論如何怎麼樣的表達都可以是走在正確的方向上,但如果我們的出發點僅在於以自己或自己所在的群體為利益中心的話,那麼即使我們考量再多或者看起來有多麼理直氣壯,卻都不是朝對自己和全體最好的方向而行的。那麼即使爭贏了,其實也意味著自己總會回到輸,回到錯誤。

那麼我們是如何會讓自己陷在一個有限而無效的的情境中的? 我們為什麼那麼不喜歡輸和做錯,卻總是讓自己回到那個自己這麼不喜歡的感覺裡面,便是我們的心智結構兩極化的循環的設計所造成。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9&t=690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相關訊息產品-- EQAFE  https://eqafe.com/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Day 605—我是對的 2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605—我是對的 2


我們再來看下一個可以協助我們在我是對的的信念之中可以擴展的點。那便是,引發自己產生我是對的的信念的對象,無論如何都可以是一個支持的點。可以由幾個方面來看。

首先,對方與事件的呈現,會讓我們感到是衝突的,是因為我們自己的解讀,因為那個衝突更有可能是因為雙方的角度不同所致,而由於自己只清楚自己的角度,卻不熟悉對方的推論過程,因此才感到衝突,所以這個摩擦點就是在提醒我們,該去多看一下他人的角度是如何。還記得瞎子摸象的例子嗎? 當我們有不同的看見的下一個動作,是去看更多自己還沒看見的,然後看如何整合這不同的角度,僅是要爭取自己的角度才是對的,只是浪費時間的行為罷了。在這當中縱使自己的角度是更多元的考量,我們也不必因為他人沒有看到足夠的訊息而有負面的評價,反而令自己成為可以支持他人的點,更何況我們確實也經常的沒有看到對方幫我們看到的事情。因此在這個角度上我們都在為彼此擴展自己。

而我總是在站在他人的角度上面看的過程中,發現我對對方所有的質疑和責備和抱怨和批評的點,仍然全都是在我自己身上的點,例如我認為對方不需要這麼焦慮或固執於某個點上於是看不到我的觀點,但是如果我自己若沒有焦慮也沒有固執也能看到對方的困難點的時候,我自己就不會卡在這裡了,我就仍然可以穩定在物質中繼續的因應事情的發展,而不是去帶著能量卡點去檢討對方,因此是我自己仍然焦慮和固執在這個評價中而沒有與對方一體平等的站在一起的緣故,於是就在這樣的領悟中,我可以藉由在對方身上產生的反應來走自己的進度。要知道你對對方所有的怨恨和積怨及理由,都僅僅是自己的點,對方對你所有的所謂的精神虐待,永恆的也是自己所接受和允許的對自己的虐待。

而如果對方已經因為看到的角度有限而指認了是我的錯誤的呢? 那麼如果我因為他人指責了自己的不足或錯誤而有產生內在衝突的情況的時候,那麼就表示自己對於犯錯這件事情仍然帶著能量,於是同時又看到的一個修正這個人格的機會。或者是因為這個特定的個體的評論會特別的令自己感到衝突或壓抑或有反應,那麼,也是一個機會去看到自己到底投射了什麼人格模式在這個特定的人身上,因為你看到的這個衝突和分歧點,永恆的是自己內在分離點的投射,也就是說自己和自己的分離,於是這是一個再度和自己親近於是和他人解除分離關係的機會。又一個讓自己一體平等於自己與他人的機會。

所以在這樣一個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所看到的所有的問題和卡點,全部都是利用對方的表達來自我支持的機會,如果我們是真實的對自我進程認真的人,每回這樣的機會來臨,就是一個該把握的自我支持時機。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9&t=690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相關訊息產品-- EQAFE  https://eqafe.com/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Day 604—我是對的 1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604—我是對的 1

這個陳述是我們每個人類在心智意識系統之內的一個根本的設計,正因為心智是兩極化的設計,總是在思想裡面評斷是非價值,並且又是以自己為利益中心的,與自己的存有和身體以及和全體分離的,於是總在和他人產生摩擦與衝突,並在當中認為自己是對的而他人是錯的。

在這當中那個自己是對的,看得最清楚的,最有智慧的,了解最多的所有的理由和感覺,是那麼的真實,當中他人都是沒有看清楚,沒有經驗和智慧,沒有真的領悟,也沒有能夠了解自己的意思,而在這當中的抱怨,受害,憤怒,無辜,無助等等的感受也是那麼的真實,尤其當中我們可以利用社會文化的期望和道德觀來不斷地套進來定義自己和他人,這樣的循環遊戲其實沒完沒了而且並沒有到達能夠解決問題的目的,反而只是在人們自己的投射中一再的與其他的人造分離。

我們在走進程的人們其實都很清楚要去停止這樣的過程,但是這是個深層的設計,連結著一生中無數的記憶訊息和能量,所以需要相當多的時間耐心的處理,在這裡我提供一些更大和多元的角度來讓我們在做自我寬恕和修正的時候可以協助我們更快速的在每一刻和事件中解除這個設計。

當你在說自己對,並且用盡一切方式來證明這件事情的時候,看清楚這當中有沒有真正的受益者。事實上,除了自己的自我意識人格會在自己裡面感到快活之外,包含自己在內,是沒有人真正受益的。看一下我們在要讓自己感受到這個對的快樂之前,必須經驗到多少的恐懼和焦慮和痛苦,而在對的之後,我們又要花費多少的心思和操弄來維護這個我的對,那麼我們真正相信自己是對的嗎? 似乎更多更多的時間裡我們是沒把握,並且更相信自己是不對的。而無論是在我是對或錯的經驗情緒裡面,心智系統都在消耗我們的物質身體,而心智系統根本就不會在乎個體的肉身存活和如何活,它只在乎自己的存活,而我們並不是這些能量,我們的本質是能量的源頭,那便是物質生命。

我們同時看看這樣一個奇妙的世界景象,我們每個人都要維持自己在我是對的的生活中,強調做自己,強調每個人都可有自己的主觀想法。但是看著這個整體世界,怎麼會我們的自我意識對世界的影響是如此的無足輕重,如果每個人的對,是有真實的力量的話,怎麼會這個世界卻朝著錯誤進行,我們對世界的無力是如此巨大而破壞力又如此的驚人,所以我們是否該問自己,為什麼我們這麼努力,到最後卻是這樣的後果,我們真的對了嗎? 其實你若瞭解了心智系統的構造更可以知道這背後的機制可以如何將我們導入這個明顯的衝突矛盾中卻看不見。因此由這個宏觀的證據來看,我們所總是固執在我是對的之中,對我們個人和對全體的生命而言,是無效的,是走向破壞的。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9&t=690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相關訊息產品-- EQAFE  https://eqafe.com/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Day 603--全體的最大利益 7

Day 603--全體的最大利益 7


我們已經看過前面幾個例子當中認為對自己好或對他人好,或者對雙方都好的想法和意圖中,當更深入的看進去過程和後果的時候,卻發現結果並不是如同最初相信的結果,反而最後對自己和他人都不是最好的,但是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

這就是我們對於我們自己的心智構造和內容尚未充分了解的緣故。關於心智的構造方面,由最基礎的三個層次來看,我們一般人僅只是覺知到最表層的意識層面的一部分而已,但僅僅是如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的想法之間是經常的在衝突和矛盾的,以至於自己常不知道不清楚或懷疑自己要的和做的是什麼,除此外,我們的潛意識對話和無意識的記憶是被我們壓抑在內裡於是經常看不見卻是在暗中主導我們大部分行為的意識層面。甚至更有我們觸及不到的量子心智和量子身體的部分在掌控著所有這些的意識內容,於是形成了,我們經常會做不到我們期待能夠做到的事情,但仍卻固執著這些行為模式的情形。

而關於心智的內容方面,內容所指的就是我們的內在想法和內在對話、圖像、幻想、記憶、經驗、情緒和感受等等,當中累積了我們由父母和世代遺傳下來的內容,以及我們此生以來的所有的由環境和內部運作的成分,我們在當中製造了許多的人格系統,並且在相同的模式裡面不斷的來回的循環其中卻不自知。

於是在這些心智的結構和內容的結合運作之下,我們如同機械般的生活,重複的問題困擾著我們卻走不出來。可幸如今我們終於來到了這個揭露心智系統運作的點,於是在這些資訊的幫助之下,可以協助自己逐漸地走出這個影響著我們一生的困境,那麼,我們能夠真正的為自己有效的工作而達到對自己而言最好的生活,同時也就是為他人也創造最好的生活,便是可能的。

很可惜的是,許多研究人心的學問和組織,如心理學、哲學、宗教、玄學等等,其實都有觸及和處理到心智的結構和成分,或者領悟到生命與存在的核心價值,然而卻都無法提出完整的和究竟的方法來幫助人們達到解決心智的問題而活在真實生命的目的,最多只是暫時性的解決和處理罷了,主要的原因仍是因為這個複雜而慎密的心智設計是難以被揭露和看清楚的,尤其是自己身在其中的處境,而也是由於心智系統的設計,人們只要是看到有人提出某類方式而感覺對了,便就去追隨,而沒有利用穩定有效的物質參考點去驗證。

我自身因為花了許多時間將自己關在心智裡面觀察和獨處,並且沒有放棄找尋答案來解決自身問題,於是終於能夠找尋到這個能夠真實提供協助的課程和訊息來源,當中提出許多有效的工具來協助我自己逐步走出心智的困境,於是也在這裡藉由文章由不同的角度切入與讀者分享我的心得。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9&t=690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相關訊息產品-- EQAFE  https://eqafe.com/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Day 602--全體的最大利益 6

Day 602--全體的最大利益 6


前面看過了關於在自己認為會對自己或他人都好,但結果卻不見得是如此的情形的消極層面的一種情形,我們現在再來看看若是積極狀態中認為對自己和他人好但卻非如此的情形會是如何?

例如,當我們相信或在自己的經驗中認為某些事情該是如何做才會有最佳的結果,於是要求自己關注的對象也要做到和自己做得一樣的程度,而在這個意識的意圖上面,認為自己的堅持是對大家都好的,但卻無法完成如期的結果而總是在原地踏步而可能反而影響了關係。

顯然的這樣一種固執而影響到關係的作法已經證實了這個原本自己以為行得通的方式其實是行不同的,但許多情況是人們會固執於行不通的狀況而寧可一再令自己苦惱,並只是去責怪另一方沒有依照自己的意思進行,並沒有領悟到,其實我們有許多方式可以解決問題並且讓狀況朝前進展的。

最主要的方向就是要了解自己並且幫助自己看見自己的要求在我們生活的整體現實中的情況的可行性是如何的,同時也去站在對方的立場去實際的了解對方的情況和想法是什麼,這個在現實中互相了解的原則並不難,只是,它將是需要願意付出時間和耐心的工作,同時也需要練習將情緒平靜下來才有可能去擴大視野而儘可能的收集到該看到的訊息。

例如我們可能收集到的訊息以及能夠做的事情包括,這個我所相信的信念為什麼和對方不一樣,雙方的成長過程或生活背景有什麼不同,除了信念本身以外,是否是因為過去的溝通問題造成無法有效傳達的結果,什麼樣的溝通才是有效的,對方真的如我所以為的沒有做到對他而言更好的選擇,還是我只看見了我想要看的部分,過去對我有效的方式真的是在我的生活中發揮了效用嗎,還是只是我相信這樣是有效的卻並非那麼實用,如果這個做法真的是有效的,我如何能夠同時分享更好的方法,如果對方在這個時期沒法做到我的建議,那麼我是否可以放慢速度給彼此時間,我是否可以更相信和尊重對方的做法,我是否可以在這時候專注在自己的事物中讓自己繼續前進,等等。

可以由此看到我們能在一個卡點之中能做的事情是很多的,顯示若只是固著在原點上,對雙方都沒有更好的結果。但問題來了,為什麼大多數的人在這樣的情境之中往往只是固執地相信自己仍然在做對大家都好的事情,卻看不見這個做法不但沒有往前進並已經造成了自己不想要的情況,而無法讓自己走出困境呢? 那就是情緒性的效果所造成的,情緒是一種能量,會將我們抓在一個小點上而不願放下的東西,但人們不了解的是,情緒本身可以是我們的一個選擇,不必是我們的主人或宿命,我們可以不必跟隨它們,否則再多的人生智慧也都用不出來了。

以下的課程就是教導我們如何可以不必參與和跟隨情緒,以至於最終自己能夠活出更真實的自己的課程,請參考之。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9&t=690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Day 601--全體的最大利益 5

Day 601--全體的最大利益 5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情況。是關於想要對自己和他人都好,然而其實行為的結果卻對雙方或參與者卻非如此的情形。可以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兩種型態來說明。但注意我在說明這些心智的意圖的時候,首先是在人們意識的層面上。

先看消極的型態,例如,我們會常聽到這樣的陳述由於我自己遭受過這樣的不好的對待經驗/或委屈/或痛苦,所以我儘可能的不要這樣去對待他人,讓他人也會有同樣的不好感受。這個情況聽起來是很有道理的,似乎就是在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德性,然而由於這個邏輯發生的背景主要在於心智的情緒感受層面,而非實際在物質現實中的作為,因此在許多情況下就會是自己製造的情境而與真實無關。

我們首先要去判斷我們所謂的過去遭受的痛苦經驗由何而來,若真的是他人對自己的明顯的惡劣行徑,那麼我們首先要看到自己對於這些傷害處理的如何,身體方面有沒有照顧好,心理的方面有沒有處理和清理以至於不會影響到未來的生活,並且讓自己對於類似的情況有更佳的解決方案,因為這些都是可以在現實中實際為自己做到的。但如果沒有將這些過去經驗處理好,那麼心智就會一再的將這些記憶拿來解釋現在和未來的事件,卻沒有了解到這些解釋其實都是自己的投射到其他的人事物上面,卻和真實的他人與事件是沒有關係的。

所以當我們為了不要讓他人遭受同樣的經驗,於是壓抑自己的回應的時候,很多時候都只是在自己的想像中的推理和行為,變成自己一方的說法和作為,與其他人無關,也就是說,其實我們是為了自己而不要造成他人有傷害的感覺,但對他人而言卻不一定是這樣的。在這裡要留意的背景是,你並沒有實際上的去傷害他人的身體,因為這樣才是真的傷害。但同時,你也沒有意圖要傷害或造成他人的負面感受,你只是害怕他人會有相同的受害經驗罷了。

在這裡有好幾個層面可以看。首先無論你是為了自己想要做一個善良的人,或者是因為只想要自己好過,這似乎都是在做對自己好的事情。然而,在當中你並不會傷害他人身體,也無意要引發他人的不舒服感受,你只是假設他人會有跟你一樣的過去經驗,而這樣的情況尚未證實,你就已經犧牲而壓抑了自己的表達機會,因此這個所謂的為自己好,其實是要付出壓制和分離自己的代價,結果其實仍是對自己不好的。

然而你真的有為了其他的人好嗎?這邊其實無從判斷起,因為你自己由於一個尚未證實的假設而撤去了自己的作為,於是沒有機會表達自己而令他人對此事有所因應和回饋。即使他人真的因此而免去了一個不舒服的感受,但他也因此沒有給自己機會去看到這個反應而去做調整,這裡要注意即使對方會對此事有反應,也仍要付出他自己那部份的責任去為自己看見自己是如何造就這個情緒反應的。而整個過程中可以確定的是,你不但壓抑了自己的表達而需在未來付出代價,也因為放棄了與他人互動的回饋而失去了可以得到回饋和進步的機會。這便是一個再自己意識到的出發點以為是對雙方都好,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的情況。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9&t=690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Day 600--全體的最大利益 4

Day 600--全體的最大利益 4


現在我們要看另一個一般人會以為的對自己好的,但實際上卻不會真正的對自己好的例子。那就是,先滿足自己,而不必顧及他人的做法。

我這裡要掠過我們大家都容易明白的明顯的所謂的自私的將自己的幸福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例子,因為一般給自己很多責任和壓力的人都傾向不會去承認自己會做出這樣的事情,然而其實我們仍然會在某些被情緒佔據的衝動情況下從事類似的情形。

例如,我們會: 既然要先讓自己好,或者,我不管了,我就是要直接誠實的滿足我的情緒表達,至於對方會怎麼樣的反應或怎樣去想,就讓他們自己去處理,我不需要再顧到他們了,因為他們平時的表現也沒有顧到過我是怎麼感受的阿。另外一種情況是,在某種被動攻擊的方式底下,用迂迴的方式去過度反應了自己認為被對方欺侮或占便宜的事情,而當對方感到不舒服的時候,自己卻其實因為認為報復到而暗自高興的情緒。這樣是否有熟悉的感覺呢?

是的,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相當習慣的做法。但是這樣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我們會發現由於滿足一時的情緒需要的表達,我們將因此在未來會要做更多更多的事情來去補償這些一時的衝動,因為在這些最直接而對他人有意見和只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的想法總是會在對方身上造成一些不會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效果而引發更多的反應,若不是自己在內部感到羞愧或內疚而想要做彌補的措施,就是發動了對方對自己的各種的防衛或攻擊反應,於是最後自己還是得去收拾後果而得花許多時間和體力繼續的處理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還是對自己最好的做法呢?

在這當中也會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我們必須經過這個階段的學習來看到這個做法確實並非對自己最好的,於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去了解和調查,是否還有更多的更好的溝通方式可以應用,因此如果自己是走在一個學習和願意突破過去模式的過程中,而經由這個學習知道自己可以在此時有更多的空間做不同的選擇,那便是一個好的方向,要避免的就是自己一直的固執在這樣的模式當中沒有覺察而總是在生活上給自己難題。

因此在這個一時間會以為對自己好卻整體看來對自己並不好的模式該如何的去調整成為對自己最好的結果呢? 那便是盡可能的在第一時間裡面為自己看到更多的關於這些事件的訊息,而要做到這點便是要學習如何在短時間將自己在瞬間累積的能量放下來,因為能量的佔據總是讓我們變成短視的,僅固執在一個小點上面而無法看清全貌,所以除了釋放能量,還要能夠訓練自己看到他人的角度,而我們怎樣可以因為同時站在彼此的角度上面做更好的決定於是可以達到更好的結果。

要做到這個情形似乎不容易,但這裡有提供這方面的免費課程來幫助自己一步步的進行這個過程,是可以逐漸為自己做到的。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9&t=690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Day 599--全體的最大利益 3

Day 599--全體的最大利益 3


我們先看看當一個人在意識上不顧及自己而希望將他人的意願放在自己的意願之上的做法,為什麼說並不是對自己,也就是對他人最好的一個做法。

在這裡我們首先要對自己誠實,因為你可能會說,但是我本來就不是要對自己好而是要對對方好啊,所以這當然並不是對我最好的,好的,但在這裡我們要由所有層面來看這件事情,也就是包含了潛意識和無意識的層面時,如果我們能對自己誠實的看見,可以了解到在這個做法中,其實自己還是希望最後對自己能有一個好的結果或算計。

例如說,自己希望在這個情況的自我委屈之中能夠讓對方看到自己是如何的可以為對方著想或者順從對方,依著對方的意願和慾望來成就對方,於是自已可以忍受委屈,忍受一時的不便,或是更多,都是值得的,只是希望對方能夠滿足,能夠因為自己的作為變得快樂和自在等等,好的,但是然後呢? 這樣就結束了嗎?

不是的,在這些意識上的陳述後,自己誠實的往心智裡面去看,還會有潛意識的期待與想像在當中,例如,我希望你因為能看到我的用心,了解到我這個人是真心的對你好的,了解到你是和我在一起才會真正的感到滿足,了解到我會是你心目中的一個真正的對你好的人,於是你會肯定我會回報我的,如果你失去我你就會後悔,你會希望跟我多接觸,否則你就要一直記得我的,等等這類的想法。好的,這些潛意識的想法和慾望代表著什麼意思呢?

就是最終還是達到自己被肯定被需要和視為有價值於是感到滿足的目的,然而我們要看一看這個深思熟慮的,讓自己先委屈和忍耐痛苦然後成全他人只為了獲得對方未來的更多的給予和肯定的做法,到底是否最終能達到目的? 或許某種層面來說也許可以達到部分的目的,但那是在一個暫時的與沒有保證的情況,同時若你對自己的定義原本就是應該要犧牲讓步才會安全快樂那麼即使已經達到了目的你都不見得放心去享受。

事實上,一開始的假設和算計就已經是偏誤的了。因為你想想看,如果其實原本我們就已經而且都能夠做到時時刻刻的在自己本身固有的生命價值中和喜歡的人或他人分享已經擁有的已經滿足的生活的時候,我們為什麼還需要犧牲委屈自己來滿足他人呢?

那麼你如果會反問說,但是我現在就是不好不滿足不快樂並且失去了很多的情形,我怎麼能做到這麼理想的事情呢?好的,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或許應該先將自己的重心放在將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不是嗎?因為當自己好的時候旁人便能夠自在的與你分享生活,為什麼你卻以為當自己已經不好了,然後還要犧牲自己來成全他人的時候,他人會樂意的佔自己的便宜然後讓你過得更不好接著還要讓自己覺得對你有所虧欠呢?

因此,若已經很習慣在這類的思維下與他人互動的人要好好的去看到這個先委屈自己然後讓他人感到滿足的邏輯其實是行不通的,因為你其實不會真的委屈自己而是寄望將來有所獲取的操弄模式,如果無法得到滿足,你若不是轉而變成報復就是讓自己落入憂鬱,因為這就是心智設計的運行方式。

因此,最保險而有保障的讓自己最後能獲得他人的認同以及信任以及樂於與你分享的方式,就是先讓自己好,先為自己做到對自己最好的,那便是穩定自己的生活並在當中清除自己的正反兩極化的不切實的心智邏輯與價值觀,那麼當你已經做到了,你便可以在踏實的生活中自在與他人分享與共處。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9&t=690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