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瞎子摸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瞎子摸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Day 605—我是對的 2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605—我是對的 2


我們再來看下一個可以協助我們在我是對的的信念之中可以擴展的點。那便是,引發自己產生我是對的的信念的對象,無論如何都可以是一個支持的點。可以由幾個方面來看。

首先,對方與事件的呈現,會讓我們感到是衝突的,是因為我們自己的解讀,因為那個衝突更有可能是因為雙方的角度不同所致,而由於自己只清楚自己的角度,卻不熟悉對方的推論過程,因此才感到衝突,所以這個摩擦點就是在提醒我們,該去多看一下他人的角度是如何。還記得瞎子摸象的例子嗎? 當我們有不同的看見的下一個動作,是去看更多自己還沒看見的,然後看如何整合這不同的角度,僅是要爭取自己的角度才是對的,只是浪費時間的行為罷了。在這當中縱使自己的角度是更多元的考量,我們也不必因為他人沒有看到足夠的訊息而有負面的評價,反而令自己成為可以支持他人的點,更何況我們確實也經常的沒有看到對方幫我們看到的事情。因此在這個角度上我們都在為彼此擴展自己。

而我總是在站在他人的角度上面看的過程中,發現我對對方所有的質疑和責備和抱怨和批評的點,仍然全都是在我自己身上的點,例如我認為對方不需要這麼焦慮或固執於某個點上於是看不到我的觀點,但是如果我自己若沒有焦慮也沒有固執也能看到對方的困難點的時候,我自己就不會卡在這裡了,我就仍然可以穩定在物質中繼續的因應事情的發展,而不是去帶著能量卡點去檢討對方,因此是我自己仍然焦慮和固執在這個評價中而沒有與對方一體平等的站在一起的緣故,於是就在這樣的領悟中,我可以藉由在對方身上產生的反應來走自己的進度。要知道你對對方所有的怨恨和積怨及理由,都僅僅是自己的點,對方對你所有的所謂的精神虐待,永恆的也是自己所接受和允許的對自己的虐待。

而如果對方已經因為看到的角度有限而指認了是我的錯誤的呢? 那麼如果我因為他人指責了自己的不足或錯誤而有產生內在衝突的情況的時候,那麼就表示自己對於犯錯這件事情仍然帶著能量,於是同時又看到的一個修正這個人格的機會。或者是因為這個特定的個體的評論會特別的令自己感到衝突或壓抑或有反應,那麼,也是一個機會去看到自己到底投射了什麼人格模式在這個特定的人身上,因為你看到的這個衝突和分歧點,永恆的是自己內在分離點的投射,也就是說自己和自己的分離,於是這是一個再度和自己親近於是和他人解除分離關係的機會。又一個讓自己一體平等於自己與他人的機會。

所以在這樣一個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所看到的所有的問題和卡點,全部都是利用對方的表達來自我支持的機會,如果我們是真實的對自我進程認真的人,每回這樣的機會來臨,就是一個該把握的自我支持時機。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9&t=690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相關訊息產品-- EQAFE  https://eqafe.com/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Day 439—瞎子摸象-談意見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39—瞎子摸象-談意見



當你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必定先有一些決定或策略,而這些決策又依賴你所擁有的訊息,所以我們由收集訊息的角度來看意見的產生,由瞎子摸象的簡單例子來說明。

幾個瞎子站在大象旁藉由雙手的觸摸來認識大象,很快的大家有了結論,有人說大象像蛇,有人說像牆壁,有人說像扇子,有人說像繩子。如果在這個時刻大家都相信了自己所認識的是真正的大象,那麼不同的意見就產生了。顯然的,在這裡沒有一個人認識了大象的全貌,如果這個時候來投票,那麼如果多數的人同意大象是牆壁那麼這就會是投票的結果了。所以問題出在哪?如果你看得出來這當中的問題的話。

問題在於在沒有經過更多的瞭解和驗證之前就快速的做結論,並且相信自己所站的位置是固定的。在這信念當中人們會產生各種的擔憂害怕和憤怒等情緒,隨著這些情緒能量人們固守在已知的有限觀點上面。因此意見的產生,起於相對的位置,起於情緒能量,起於有限知識,起於固定的模式。這是人類在心智中處理事情時的樣貌。因為心智以自己為中心而且要維護自己的生存,但是如此這般要達到目的最後結果就會是沒有效率的而一事無成。

如何解決呢。在進程中我們經由自身的寬恕超越束縛著我們的心智信念,所以當我們允許自己處在物質現實中看待訊息的時候,會做出什麼樣的覺察和改變呢?我們會說,等一等,我摸到的像牆壁,你呢;我先來走一圈看一看大象還有什麼不同的樣貌;有人對於大象的經驗比較多,我來問問他的描述;他的答案和我的不同,我來看看他為什麼會這樣說

在這個態度中,一個人開始在真實現實中建立自我信任,因為自己開始瞭解到全體要達成共識才得以有效進行事物,而共識的基礎就在於回到這個物質現實中的真實樣貌,同時因為瞭解自己所站立的位置的有限性,所以會耐心的在時空中以及與人們的交流中去看見事物的全貌。

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個超越心智意見的過程中,不是在讓自己變成服從或壓制自己,說,喔,好吧,你說是扇子就是扇子。而是在超越有限之中,站起來去擴展自己的視野,在與人事物的一體平等中成為全體的共識和觀點,於是在脫去意見的過程之中,在走向物質生命的自信中,每個人也就是在培養自己成為有效力的決策者與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