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壓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壓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Day 590—我的怒氣表達 2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90—我的怒氣表達 2


關於怒氣的壓抑過程

先說明一下前面講的我如何開始壓抑憤怒的經過,僅是意識層面的認知,和實際上潛意識與無意識和量子心智的開始會是不一樣的,這些部分的壓抑更早就已經開始,而且是在更多自己這一生中甚至出生前沒有覺察的層面中。而當然我們也都是由自己已經覺知到的面向開始解構。

所以我開始對於發脾氣這件事情開始有了負面的評價,我開始害怕自己的憤怒和脾氣,我了解到我的脾氣會讓我身邊的人以及我愛的和我需要他們來愛我的人感到憤怒,痛惡和受傷,於是我需要停止我的憤怒和脾氣,這樣才有可能讓他們看見我,讓他們接受我,我開始討厭我自己因為我是這麼容易的生氣,我也討厭人們用他們的脾氣和對著我大吼或者責打我來對付我,但我沒有辦法用這些同樣的方式來應付他們,因為我是那麼的小而我需要他們的愛,所以我必須要先做到自己不發脾氣,或著發在肚子裡面不被看見,而跟著我對周圍對我發脾氣的人的憤怒和痛恨也得要隱藏起來,否則我就會達不到我的目的,尤其他們都已經如此的誤解著我,認為我是個不好必須一直糾正的小孩,我必須要表現出我並不是他們認為的這個樣子,因為我愛其實愛他們,這樣我怎麼會不好呢? 於是這個隱藏自己生氣的一面要很努力。

所以由這個過程當中我開始正式意識到發怒和生氣這件事情,由一個本來是我自己的片刻的表達,變成一個意識上面要去壓制住的事物,這個表達本身完全的和我的評價系統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我時時的因為這些怒意的發生而感到身體的痛苦,而且也包括對他人偵測到的怒氣,在這個時時偵測著怒氣的系統裡面,他人的怒意不是僅僅引發我的相應回應(大多也是一些脾氣的表現)罷了,而是更多接續而來的負面評價和對對方的憤怒和壓抑,因為我不允許自己如對方那般的自由表達,所以這當中也包含了許多的忌妒恐懼和焦慮的能量。

於是就這樣只要是我意識到了我自己和他人對我而來的憤怒和脾氣,我就必須責難自己和痛恨對方,身體感到痛楚,恐懼,焦慮,窒息,認為我不值得被愛和一切,而我必須做許許多多的多於的事情來彌補我所有的已經出現和造成的錯誤和傷害,來重新證明我不是那樣的人,我是對的而我是值得被愛的。我也絕對不要和那些對我做錯事情的人一樣,因為我不要對其他人做錯事情,那是會令他人難過的於是我就跟著一定會痛苦和受到後果的。於是我在這些層層的評價和情緒連結中,與我的怒意表達徹底的分離了,它很長的一段時間不再是我自己可以原音呈現的表達,而是必須在不斷的內在衝突中阻止我自己的表現,直到演變成更多更強的憤怒衝動,直到我更成為一個憂鬱和令人捉模不定的性格,讓自己和他人越加的難以了解。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Day 439—瞎子摸象-談意見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39—瞎子摸象-談意見



當你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必定先有一些決定或策略,而這些決策又依賴你所擁有的訊息,所以我們由收集訊息的角度來看意見的產生,由瞎子摸象的簡單例子來說明。

幾個瞎子站在大象旁藉由雙手的觸摸來認識大象,很快的大家有了結論,有人說大象像蛇,有人說像牆壁,有人說像扇子,有人說像繩子。如果在這個時刻大家都相信了自己所認識的是真正的大象,那麼不同的意見就產生了。顯然的,在這裡沒有一個人認識了大象的全貌,如果這個時候來投票,那麼如果多數的人同意大象是牆壁那麼這就會是投票的結果了。所以問題出在哪?如果你看得出來這當中的問題的話。

問題在於在沒有經過更多的瞭解和驗證之前就快速的做結論,並且相信自己所站的位置是固定的。在這信念當中人們會產生各種的擔憂害怕和憤怒等情緒,隨著這些情緒能量人們固守在已知的有限觀點上面。因此意見的產生,起於相對的位置,起於情緒能量,起於有限知識,起於固定的模式。這是人類在心智中處理事情時的樣貌。因為心智以自己為中心而且要維護自己的生存,但是如此這般要達到目的最後結果就會是沒有效率的而一事無成。

如何解決呢。在進程中我們經由自身的寬恕超越束縛著我們的心智信念,所以當我們允許自己處在物質現實中看待訊息的時候,會做出什麼樣的覺察和改變呢?我們會說,等一等,我摸到的像牆壁,你呢;我先來走一圈看一看大象還有什麼不同的樣貌;有人對於大象的經驗比較多,我來問問他的描述;他的答案和我的不同,我來看看他為什麼會這樣說

在這個態度中,一個人開始在真實現實中建立自我信任,因為自己開始瞭解到全體要達成共識才得以有效進行事物,而共識的基礎就在於回到這個物質現實中的真實樣貌,同時因為瞭解自己所站立的位置的有限性,所以會耐心的在時空中以及與人們的交流中去看見事物的全貌。

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個超越心智意見的過程中,不是在讓自己變成服從或壓制自己,說,喔,好吧,你說是扇子就是扇子。而是在超越有限之中,站起來去擴展自己的視野,在與人事物的一體平等中成為全體的共識和觀點,於是在脫去意見的過程之中,在走向物質生命的自信中,每個人也就是在培養自己成為有效力的決策者與實踐者。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Day 434—回應能力 2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34—回應能力 2





在團體會談中很有趣的觀察是,當我 請團體中沒有說話的學員分享自己的經驗的時候,許多人會說自己其實沒有什麼要分享的,認為其他人說的都很好,其他人的問題都不是自己的問題,但是若他真的 發現到自己是可以多說一些的時候,就真的有事情可以說,而且對其他人有許多的信念和反應出來。

其實我們如果多練習覺察自己在沒有回應的情況下,腦海裡面經常都是有聲音在說話的,縱使自己對於正在眼前發生的事情沒有看法,你也可以留意到自己在裡面說著,我沒有意見,或者正在說服自己其實沒有什麼好說的,那個就是你的反應/回應,但是沒有說出來,為什麼呢?這就已經是一個壓抑的過程了,在這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還有這其中也牽涉到了我曾提過的責任分散問題,也就是說,有別人會反應,那麼我就不用說了,輪不到我的,但你請你看到其中有著什麼樣的評判和價值觀和能量正在發生著,因為當你不在回應的時候,你若不是在腦海裡回應,你就是不在現場,那麼你在哪裡,必定不會是在這裡。這些情況都是心智的兩極反應正在內部發生著,在這當中你沒有為自己負起責任,因為你與生命分離了。

這當中會有的疑問是,當我真的將內部的反應說出來了,不也幾乎都是能量的反應嗎?我不是應該不要被能量所驅動嗎?那麼我是否可以放慢速度等到我修正了自己之後再反應呢?當然是可以的,只是也要留意到同時不被壓抑的能量所接管了,要能夠突破壓抑的點,是需要拿掉許多的自我批判的,有時寧可說出來之後再修正,這樣你可以確實的看到自己的反應,看到自己如何的批判自己和投射他人於是藉由回到物質現實中的交叉驗證來改變自己,所以可以讓自己加速的處裡這些點。

於是一個團體會談其時可以是協助自己來處理關於壓抑方面的人格行為模式。我自己在帶領團體的歲月中也同時處理了自己的壓抑點,在我最初從事帶領的時候,因為很擔心自己說的話會傷到了成員,所以也壓制了許多回應,然後我觀察到這個情形下我沒有發揮到自己的能力能夠帶領的效果,我也領悟到我所擔心的其實只是自己罷了,所以我逐步的突破了這個人格模式,然後因為我在不壓抑中不帶有對成員與自己的批判,因此參與者也可以很快的發現他們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因此我能夠幫助更多的人。然而無論在什麼場合下的協助,絕對也是依賴每個人自己對於自己的擴展與生命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