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心智結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心智結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Day 571—依賴與寂寞人格1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71—依賴與寂寞人格1


依賴和寂寞的經驗是人類共通的普遍的心智結構,因為覺得孤獨於是希望有些親近的關係並依賴這樣的經驗,在這裡要澄清的部分是,這些心智經驗的虛構性,以及我們如何處在和利用了真實的物質關係卻活出了虛構的寂寞和依賴。

我自己的有趣經驗是因為在親密關係的進程中,原本已經澄清的依賴和寂寞人格卻又能在親密關係中趁隙而入,於是給自己機會又看清楚了更多這個結構和其他經驗的牽連,顯示我們所知道的事情並不表示我們完全活出來了,所以這些知道不過是意識和某些已經觸及的潛意識層面的知道,還有其他的覺察未觸及到的潛意識和無意識層面並不知道,否則若是真正的知道該是能夠全然活出來的。

首先應當清楚的是,我們在物質生活中本就是依賴的,我們所有的食衣住行生活沒有不依賴他人以及物質環境而能夠獨立完成,所以即使你是可以依靠一個人獨立的生活,那只是說明你的經濟獨立性在當中你可以自己賺取足夠的生活費過生活,但你所用的一切物質日常用品都有無數人共同的參與其中才得以達成。

但我們若是在心智上需要依賴一段感情,那便是屬於虛構的層面,我們當然也會依賴我們的家人,在長期互相支持生活之中若有離去會感傷而需要重新適應生活,但並不需要因為沒有了或無法有長期的相處而令自己陷入深長的痛苦之中,那我們其實依賴的不是對方而只是自己的心智能量的耽溺。

再說寂寞,你看看我們既然一切生活所需都是和其他生命與物質彼此依賴,又哪來的寂寞呢? 頂多就是例如我們獨自在從事自己的事情而沒有他人在身邊,但這也會是暫時的,除非自己刻意的孤立和想像自己的孤寂,而其實我們看到人們由於總是在自己的心智裡面思考計劃和意圖卻沒有和他人交流,那麼這個被心智結構所框架起來的孤獨世界便是自己在虛構中實化出來的人格模式和後果。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EQAFE--https://eqafe.com/ (教育產品)

2016年1月8日 星期五

Day 567—理性分析人格 3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67—理性分析人格 3


我寬恕和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沒有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一開始看見了解和覺察到,她人對我的情緒感受如同我自己的接受和否定取決於我自己對自己的批判評價以及內在的心智結構與共鳴,卻投射為完全來自外在的回饋,於是根據自己的解讀與投射來自以為當然的任意發展心智結構來限制自己的生命

我寬恕和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沒有接受允許我自己在一開始的時候看見和了解與覺察到當我解讀他人在否定我的時候起來反抗的反應並以更為理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沒有看見這個決定同時更確認了他人對於自己的否定與批判而非走出這個心智解構以真實解決問題

我寬恕我自己並給為自己因為我沒有接受和允許我自己看見覺察和了解到在一開始的關係之中當我在意識中感知到他人對我的批判是對方自己的投射而不是自己的問題的時候,同時仍在潛意識裏面相信和定義了自己的表達方式而據此來實化這個定義,經由更多的否定和渺小化自己以及負面情緒的連結,以及經由更多的理智化邏輯分析來肯定這些自我定義,因此

我寬恕並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沒有看到了解和領悟到,他人的提醒和由未達目的的教導中,我可以看到我因為過多的理性化分析模式而容易在關係中分離自己於是影響了親密關係的機會,於是在這個經驗中學習走出對關係較沒有效果的理性模式而解構並回到真實的生活和關係之中

我寬恕並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允許我自己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讓兩極化心智對親情和親密關係的慾望與恐懼來主導我的思想推理和理性邏輯,於是將這個工具依著我的能量程度而用向極端,卻沒有看見和領悟到慾望與恐懼作為出發點才是真時要超越與走出來的循環能量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EQAFE--https://eqafe.com/ (教育產品)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Day 506—權威關係與學習7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06—權威關係與學習權威與政治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自己在自一開始的時候與長輩和教養者的互動中學習到和允許自己建立的權威關係中在成長過程中投射到了現在與未來的權威角色和政治人物的互動關係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自己建造的與權威角色的關係中定義自己必須依賴的對象的過程中,沒有看見自己同時在各方面與所有的物質存有互相的依賴的同時也長成了一個與所有他人平等自主的個體,卻在一個壓抑自己依賴權威負責為自己做決定的模式中對政治人物和機制創造了同樣的投射模式,而當自己定義這個政治權威角色沒有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之後便以一種挫敗和失望和憤怒等等的情緒應對,以為所有的情緒都來自於權威的責任,而沒有在當中看見自己如何一步步的創造出這個心智現實而與物質生命分離的過程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和在與權威關係的建立與分離之中定義了權威的無知愚笨和脆弱,於是再面對成長過程中的政治權威角色的時候也投射了這些價值觀在這些角色人物身上,並理所當然的使用情緒去應對這個自己創造的價值,在當中沒有看到自己在一開始時所接受的和依賴的愚昧和聰敏的兩極價值於是活成這樣的兩極定義,並瞭解到這些兩極化的定義是心智結構的投射同時實化到所有自己定義的權威關係中於是終於創造了集體的對權威的投射幻象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一再的與自己建造的權威角色的關係中的期待和依賴中所創造的失望和絕望的兩極情緒和解讀中將權威角色定義為無能的與我沒有關連的或者並不需要這樣的關係的投射的決定和結論中,也將這個模式帶到與政治角色的關係之中,在這當中我創造出了無奈冷漠以及想要撇清關係的行為模式,而在這個模式中我沒有看見在潛意識中不想讓自己看見對權威與政治人物的期待與失望和恐懼的情緒和價值觀的解讀,於是在保護自己和不需面對自己製造的內在的權威關係結構之中,我讓自己活在心智結構的禁錮之中而非與他人和生命的一體平等的物質這裡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自己一步步精心建立的與權威角色的依賴和期待和失望和無奈以及對權威所定義的全能和無知的反覆過程中,沒有看見自己在這樣的關係中的根本的恐懼的出發點,於是在這個恐懼中依賴和期待和失望和無奈和憤怒但最後仍然是懼怕著權威而時時擔憂著若沒有在規範中服從權威或政治角色便會遭遇到什麼自己懼怕的又不明所以的事情發生,於是在一生中不斷的在各種心智結構的設計中內在的權威關係在兩極的心智定義與情緒中來回的周旋而如此的奴困自己於分離的能量中自我操弄愚弄,沒有給自己時刻的機會去看清楚全體在這個心智共謀的建造和模式中創造了一個社會政經運作和人民生活的現實困境,沒有讓自己在這當中看見和領悟到惟有放棄這個奴困自己的心智系統而走進真實的物質生命和生活才得以有效的解除困境和解決人類世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