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需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需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Day 354—明星死後捐贈財產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354—明星死後捐贈財產


近來看到臉書上大量流傳並已經獲得幾十萬個讚的一個知名影星決定死後要將財產的百分之九十九捐出來給社會,如此將有三十多億的財產數目。同時有看到許多人回覆詢問,為什麼不現在就捐出來呢? 是阿,為什麼不呢? 但關於捐贈的議題還有更多的問題要了解和討論。

據說這位明星平時都省吃儉用坐公車,那麼表示他也許真的用不上這些錢,但是很有趣的,他此時捐或不捐都同樣的更加有名氣並且獲得支持,只要將這樣的消息放出來就足夠了,而名氣就等於更多的話題和收入,就像是有些商業宣傳手法會利用新聞媒體報導反面信息,但只要曝光了反而生意會更好一樣。但放消息只為了拉名氣和更有錢這件事情也許並不適用這位明星,那麼我們就請這些擁有大量財富卻又善良願意貢獻的世界菁英好好的思考一些事情。

我們可以由捐贈的歷史看到,這些錢遲早就會被部分的需要者用盡,但永遠有更多的需要者無法受惠,因為趕不上當前全球經濟系統制度的敗壞和難以駕馭,同時這樣的捐贈行為正不斷的實化的是一個意識型態,那便是以為這世界的貧富差異是理所當然的,而在這當中沒有了解到的是,這個世界的貧富持續惡化的現象正是我們分離了生命的兩極意識所實體化的結果。

因此如果希望將財產捐贈出來做有益大眾或改善貧窮人的生活,我們為什麼不將這些錢放在投資報酬率最佳的位置上,這裡講的投資所得的報酬不是錢,而是能夠實際改善最多人民生活的結果,這應當是一個確實善良的人的希望,好,那麼怎麼樣可以找到這樣的方式呢? 這便需要以一種能夠放棄一切私人目的的視野和能力來從事研究調查,看這世界上或一個國家中有沒有任何聲稱在為全體人民利益著想的團體組織提出了這樣的方法,於是可以信任他們的將財產交託處理。

在這裡我推薦Desteni這個團體,此團體成立七年以來藉由了解了人類心智系統真相,以及正視人類如何因為這系統的存在,而將這個世界兩極化所導致的半數人類沒有生活的基本品質並且加速惡化的一切現實情況,此團體並堅持的在資金受限的處境下盡可能的協助世上的人類進行改變,並提供了令整個世界可以積極改變讓全人類自由並走入天堂地球的平等金錢以及目前因應資本主義危機的基本收入輔助方案。因此請來研究Desteni,看看它是否經得起作為財產的最佳投資標的所在。你也可以先參加他的免費課程來改變並認識真實的自己。你可以在我的網誌上找到相關的連結。

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

Day 338—需求者的抱怨 2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338需求者的抱怨 2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將自己定義和限制在需求者/依賴者/求助者與被需求者/助人者/被依賴者的關係之中並在這當中製造產生相關的剝削者/被剝削者和受害者/加害者和信任者/被判者等等對立的角色和限制中來回的定義和限制自己並在當中給予正面負面的兩極價值和能量於是讓心智的兩極價值和能量來控制消耗自己而非在與他人在一體平等的物質現實關係中自己主導自己如同生命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一開始和受到的教育中相信和定義這受助/協助和依賴/被依賴的互動關係中的與自己分離的種種解決方案,只為了在不同的被引發的評價之中得到正向能量並離開負面能量而沒有了解到我在關係的定義和限制和分離中讓關係的評價與能量來掌控我的知覺感受而非我自己在自主中決定我的經驗感受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自己經由心智經驗記憶所知覺到的對自己的抱怨之中產生了需求者應該要知道是自己需要幫助,那麼為什麼對於自己認同的協助者要挑剔和攻擊而讓對方難受呢? 這樣對方會願意繼續協助嗎? 有人願意去幫助一個總是否定自己讓自己難過的人嗎? 等等的思想對話,並在這些心智建構中連結了受害和責備的人格模式以及憤怒的情緒能量,於是在這些心智設計中定義和分裂本是生命的自己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沒有在這些心智建造的對話中了解和看見到,自己如同兩極價值和能量的製造者其實便是這些對話的疑問中的解答,對話的對象便是如同自己如同心智的經驗在自己與心智等同如一時所了解到的心智的自我耗損和自我毀滅的性質,於是我可以再等如自己的對話中看見和了解到,我的疑問可以轉換成為--自己知道自己需要自我協助,那麼為什麼對於如同自己的協助/被協助者要挑剔和攻擊而令自己難受呢? 這樣我自己還願意協助我自己嗎? 我願意去繼續協助這個總是否定自己而讓自己難受的人嗎? 於是當我可以在他人如同自己的一體平等的位置中繼續的協助自己回到物質現實的這裡與呼吸,那麼便如同在解答之中面對處理了這個情形

我寬恕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沒有看到我在抱怨這個字詞中所賦與的兩極價值連結與能量,當自己的抱怨成為欲望的時候是正向價值能量,當他人的抱怨帶來痛苦的時候我連結的是負向價值能量,而沒有了解到抱怨自身是一個人在訴說之中將自己投影於他人身上以為他者是事件的原因和責任並將自己固定在擁抱心智能量而不願放手的位置於是放棄了生命如同自由與力量的後果,於是在這個了解中我意願放行這個本不屬於我的心智能量設計而回到生命如同自由與力量的表達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Day 337—需求者的抱怨 1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337需求者的抱怨 1





過去的經驗中被抱怨總被我連結到負面的價值觀和能量之中,因為被知覺為很不好受的,因此想盡辦法克服這個感受,在過程中用了許多暫時感到有效的方式,例如經常在思想中操弄而讓自己走到正向的思想和感受之中。然而學會使用自我寬恕解構的工具後才算是了解到原來我們是可以有效地在看見和領悟之中做到解除幻覺錯覺和能量而回到物質現實的真實生命中,如此也才是真正有效的超越了心智的循環模式而達到問題的解決。


在這裡我要處理的是對於需求者或受助者或依賴者的抱怨,這些被我定義為需求者/求助者/依賴者的人們出現在我的家庭、生活、學習過程、人際關係以及教育工作上面,並將我作為求助/需要/依賴的對象,然而在互動過程中這些人們會以我為對象產生抱怨,並且抱怨的程度隨著需求和依賴的程度而增加,過去在學習心理學的諮商治療理論的時候被教育要去辨別這些不同的人格或精神症狀模式來因應處理,但其實這樣的做法只不過是將這些精神症狀或疾病名詞給予負面的價值觀去定義求助者而與自己身為救助者或教師專家的身分刻意的隔離罷了,而在這樣的分離中自己沒有了解到這僅是在自己心智之中與自己和全體生命分離的過程和後果,對於處理因此現象產生的關係以及協助都沒有實際的幫助。


我觀察到在這類面對需求者的抱怨的過程中會產生的內在對話包括--你自己應該要知道是你自己需要幫助和依賴和被愛被肯定,那麼為什麼對於你找到的協助者還要挑剔和攻擊而非要對方感到不舒服呢? 這樣人們會願意幫助你嗎? 你願意去幫助一個總是否定你讓你難過的人嗎? 而在這些對話中連結著的是憤怒和受害和責備的思想與情緒,並且也牽連到與自己的歷史記憶有關的經驗。而如果我真的因為不舒服而要逃離的時候我又會產生另一組內在對話--這些人們就是因為自己沒有辦法幫助自己才來尋求幫助而我有能力為什麼要放棄他們呢? 他們因為對我的肯定和依賴才會表現出極端的移情現象如果我就這樣地拒絕了他們他們又會如何的看待我? 如果求助者是我自己我也希望對方能夠在這個時候體諒和接納我的啊! 我如何對得起自己一個助人者的角色? 他們還有可能得到這樣的協助嗎? 在這類思想中我連結和注入了例如憐憫和內疚和拋棄以及道德觀有關的思想情緒能量。


在以上這些心智設計的運作之中所沒有了解到的是,這一切都是在以自己的經驗感受為中心的心智之中的操弄,都是需要在自我寬恕中改變並校準物質生命的。於是才得以達到在穩定中支持自己如同支持他人與全體生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