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公司企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公司企業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

Day 490—購買力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90—購買力




購買力是一個很好的簡單例子來說明人類在兩極化的金錢價值與能量中的自私短視中所造就的經濟型態中所發生的自我摧毀的一個後果。

我們知道當國家的經濟景象衰退之時,因為同時發生的物價上漲、工作和薪水減少於是失業人增多等等情形而導致的購買力減弱的情況將導致整個經濟更加不濟的惡性循環,於是我們去探尋這個經濟問題的源頭時可以了解到我們在民主的資本主義中所實現的其實是讓所有人在慾望中求存於是更加的活在競爭力不足於是生存受到真正威脅的恐懼之中,但是卻從沒有真正的為這個狀態做出因應的解決。

在這個經濟體制中會有一些因此而獲得利益的人們,而這些有權勢金錢的人們也同樣的奴困在這個經濟母體中被金錢的心智操控著,於是無法在這個其實相對較有利的位置上改變現狀而朝向為全體包括自己來解決問題。

因為這個兩極的金錢配置如此進行下去,公司企業將因為大眾的購買力下降而賺不到錢,一個國家的政經情勢會衰退崩解,國家自身和有錢的菁英們也同時遭遇危機,那麼我們怎麼能確定這個金融的優勢會永恆的屬於某些少數人? 也就是說,當我們無法顧及全體的利益如同長期的有尊嚴的富裕生活,只能短視的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時,所有的人都將成為輸家,共同承受自毀的後果。

故此請參考平等生命基金會的生活收入保證(LIG)提案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Day 488—誰享有特權?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88—誰享有特權?



近來在臉書上看到一位在台灣教育界相當有份量的人士發表文章說明到,政府課多些了富人的稅,但卻需要對低收入戶者給予社會福利補助,這對國家財政仍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同時提到其所主持的基金會對社會的流動性的貢獻,因為此基金會所幫助的幾個貧困的學生現在的薪資已經高於同齡平均收入,所以不必再享有特權而能到達中產階級,於是結論是很可惜此基金會經費有限,否則可以幫助更多的弱勢者成為中產階級,不成為政府的負擔。

是的,這位教授相當努力了。問題是我們有沒有看清楚:政府一開始為什麼會有負擔?政府整體而言如何的在為全體人民做事情? 政府和人民做了什麼樣的事情讓這個社會裡面資源分配不均到了有這許多低收入戶的情形?為什麼這整體的經濟形式會被形容成為一個扶持貧困學生的基金會的責任?這難道不是得回歸到整個政經結構和政府以及支持這個政經體制的全體人民的責任?而在這個社會國家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在享有特權的人們?而為什麼這個結構是理所當然而無法更動的?

人們若是能夠客觀的站在全體生命或者一個國家的全體人民的角度來看我們應當如何的協助這個國家解決財經問題而達到最適當的運作,會發現到一個國家的最大權利組織如同一個最大的公司企業,那就是政府,當政府收取人民的勞力收入並將這些資源分佈應用到全體人民的時候,它是否做的是最完善的考量?如果不是的話--顯然的,不是,看看這個國家的貧富差距和失業率和薪資問題年益增長的現實。那麼我們該如何的由根本做起來改變這個現狀?請注意這個討論的重點不是在責難政府或任何一個人,而是期待每個人能夠擴展自己看事情的角度。

如果我們仍然沒有突破過去小我的思維習慣,由我們個人的兩極價值觀中走出來,超越作為一個溫情的好國民或叛逆的革命者這樣的兩極化角色,於是看到我們所共同運作出來的世界樣貌,瞭解到做為地球上的生命的一份子,在這原本富饒的而能供應全體生命尊嚴與富裕的土地上,我們所允許的貧窮正是人類心智小我的業力後果,我們需要瞭解到目前每個人最迫切要從事的事情就是由根本開始解決這個國家與世界的問題。這個責任尤其需要由這個社會上已有資源地位的菁英的領悟與投入帶動於是令事情可以更加速進行。

關於如何可以讓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走向對全體最有利的方向,可以參考由平等生命基金會所提出的生活收入保證方案。

平等生命基金會---生活收入保證(LIG)提案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生活收入保證提案--6




平等生命基金會
生活收入保證提案



最低工資

一個對生活收入的普遍反對理由是,它將成為人類尋找職業的反誘因,導致被視為令人厭惡的工作的供應短缺。為了增加誘因,職業的酬勞將必須到達一個最低工資,而其總額將是生活收入的兩倍。可以承接任何形式職業的任何人,會在當中有直接的利益。生活收入將僅覆蓋一個人直接和基本的需要,去擁有一個有尊嚴的家、食物、健康照顧、教育,並觸及需要的公共服務(例如,交通);它將不會提供一個有著‘額外’或 ‘豪華’的生活型態。


永續的價格

為了讓公司和企業可以提供一個兩倍於生活收入的最低薪資,一個為了薪資的新定價是需要的。價格必須反映資本的輸入和包含了在生產商品和服務的過程中的人類資產的成本。

這個新的定價設立了一個在供應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那是一個互相的支持,因為給予了二者相等的價值。商品的價格或服務的給付反映了在生產過程中的勞動,而這是由貢獻於勞動者的生計的消費者所酬謝的。勞工們已奉獻了他的時間和努力去創造了消費者所得到的最後成品或服務。價格的功能因此確保了最少限度上,每個投入在產品或服務的創造過程的人們能夠維持他們自己,而將價格放在未來競爭的手段僅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