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自我實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自我實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Day 419—教育者的收入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19—教育者的收入




 

教育在這個世界上的功能如何? 就拿我們自小聽著長大的話吧--要好好的讀書,將來才會有好的工作和好的競爭力,能夠養活自己,也不用做辛苦的勞力工作。或者還會說,做個善良的人,為國爭光之類的。那麼我們看到絕大多數用功唸書的人們在做的事是什麼呢?這裡有許多面向可以說的。而我在這篇裡面要說的是,這些乖學生們最後就成了為大老闆賺錢的機器,包括老師們自己在內也是如此。

這麼辛苦的規範自己最後成為了一個教師,於是這個教師卻被做成很簡單的工作,很有趣的,因為大家的嘴裡都說著難,因為學生難教而家長難應付,但是大夥兒其實將這個工作做得很簡單,因為該會的技術資格都有了,所以簡單所說的是照章行事的教育方式,說的教的都是前人們做過說過的,並且也不必計較言行合一的身教,因為大家也不了解這個身教的意義不了解自己是誰然後大家都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教育的政策一有一些變動教師們便會叫苦連連。這裡不是在責備教師們,而是整個人類的教育的整個原則方向都是錯誤的。這個錯誤在於教育自身是認同兩極心智所給予人們的定義與限制,於是認同人類的自私本性,等於是引導著人類走向極端化和自毀的路徑。

在我們平等生命基金會中主張的生活收入保證裡面,曾主張教師的收入應當維持在生活收入保證的水準,於是可以專心教學,可能現在的老師們會對這點有不同的看法,然而對於這個建議我們可以由更寬廣的角度來觀察。

在應用生活收入保證方案的時候,我們同時也必須在教育的層面著手落實一體平等的對全體最佳利益的教育,這個時候我們教育人們唯有放棄了如同自毀的自私的心智設計,於是每一個在地球上的生命可以有尊嚴的永續的享受生活,那麼在這樣的基礎上再從事更多多樣的學習和研究。

要了解到生活基本收入仍然是一個順應資本主義的競爭模式,但人們在當中可以真正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仍然會競爭並為自己賺取更高級的生活享受。而教師們作為人類履行全體最佳利益的模範是不會將重心放在自己的享受利益上面而能走在所有人的前面,要能夠作到這樣的程度時這些人必須是將全人類的利益看得最清楚透徹的,他們自己已經在人生中為自己實踐滿足了一切於是在一種召喚中為自己如同全體來成為一個教師。於是這些人原本也不會計較更多的物質享受,而願意以最基礎的生活收入保證的薪資來從事教育,而我們了解這份收入保證是已經能夠讓每一個人都享有尊嚴生活的。那麼教師們便可以專注在作為人類的模範的位置而做好這份教育工作。

目前的這個方案仍僅是一個雛型,許多的細節都將針對當時的現實情境予以調整。對於這樣的理想人類生活有興趣的人都可以來與我們共同研究計畫這樣的未來。


平等生命基金會生活收入保證(LIG)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 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9&t=690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Day 378—心理學重建-自我認同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378—心理學重建-自我認同



在心理學界裡面談自我認同最有名的理論就是E.H.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他認為個體在認同形成過程中,為了因應社會要求及內在成長的心理需求,需經由不斷的探索及經歷發展危機,最終對某價值體系形成一種忠誠及認同感,此認同感可使個體面對過去所擁有與未來所承諾時,具有著一種內在同一性和連續性的感受。而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是自我認同的重要發展階段,在當中會遇到許多的危機與挑戰,於是一個自我認同發展成功的人,會是一個有自信自尊社會適應良好並且得以自我實現的人,反之發展失敗的人就是自卑和低自尊而社會適應不良而無法整合的人。

現在我們在已經被揭露的心智意識系統的了解中來解構這個自我認同。做為一個原本完美的物質生命原本並沒有自我認同的問題,會有自我認同的產生和危機的起始點是心智由生命中的分離,因為兩極化的價值判斷系統開始產生作用,由教育者和社會化的外力協助之下,在自己內部造成摩擦和矛盾而製造了危機與適應的問題,所以認同問題由無中生有而在青少年時期顯化,一般人通常一輩子都會處在不同程度的衝突與摩擦之中,而永遠都無法解決這個認同的問題。

什麼樣的人有著成功的自我認同而帶著良好自尊自信呢? 大都是社會的菁英們。在走向自我實現的成功自我認同的過程就是如何一步步的建造強壯的自我(EGO)的過程,它們必須要明確的認出和評價什麼是好的對的善的而什麼是壞的錯的和惡的,於是便可以最終對某價值體系形成忠誠,於是這個方向將它們帶向財富與地位,所謂的內在同一性和連續性的感受指的是一個人全然的將自己定義和整合在某一個主要心智人格之中並且深信不疑,而且他們還要能成功的將自己侷限在很狹窄的環境之中與他們同類的人在一起。很有趣的,對我們正在走向生命的進程中的人而言,進程的最初階者便是這群自我欺騙者,對於這個世界的真實情境豪無覺察卻以為自己做為世界前端的帶領者正帶著世界走向更進步和富裕。

那麼面對這個所謂的人類的自我認同問題我們要如何在走向物質生命的進程中來處理? 那便是去徹地的瓦解這個自我認同,它自來自無中生有我們也讓它走回虛無,我們走向生命的旅程原本便是要回歸虛無,當我們不再需要使用這些價值觀來定義自己找到自尊,這個心智的重擔便可以放下,使用的工具便是書寫,呼吸,自我寬恕,自我修正應用。於是在回歸生命如同虛無中,我們各自擁有無限的生命表達,我們沒有自我這個東西來讓人傷害或評價,於是成為真正的自由和力量,在與全體生命的一體平等中成為一個有效的人。

DIP線上免費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