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意識型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意識型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忍--2



對生命最好的生活方式


--2




在談這個忍的教義之前我們可以先探討幾個屬於這個團體的信念和前提。

關於這個國家對這個團體的迫害是最極端的。

如何能夠證實這樣的前提?是某些人對另一些人為了消滅其信念和態度於是用極端的不人道的方式來對待嗎? 其實我們若對歷史和這個世界有清楚的認識,這樣的虐待人類行為不是也都有發生在所有的關係層次?在每個國家中,不同的社會,以及家庭之中?被活生生的餓死或渴死算不算是殘暴的虐待?在這個世界的層面中因為少數人的作為和一大群人的不作為,讓每天有上萬人正在餓死卻不願意去看的情形不算嗎?你為什麼只能為某些人發聲?會不會是只有發生在和自己認同的團體當中的濫虐才是真實和算數和嚴重的?

你只因為認同了一個團體,才認為發生在這個團體上面的人的不公義需要聲張,但是我們可以觀察到,人們可以隨意的去認同不同範圍的團體,我們是同種族的,同膚色的,同信仰的,同血緣的,同國家的,同黨派的等等,但當你認同的團體的人受到迫害的時候,那往往不是你自己,是另一些人,有著跟你一樣的認同,但你卻願意為這些人做盡一切來抗議一個迫害者群體,那麼我們何不去看見屬於我們人類的共同群體的遭遇呢?這個對於人類的認同是每個人都一樣的,我們全部都屬於人類,這個事實是絕對的而非相對的每個人的不同選擇,所以我們為何不為所有這些因為人類行徑而受迫害的人們發聲呢?

喔,這裡碰到另一個問題了,當我們要為全體受到物質濫用和虐待的人類發聲的時候,我們沒有一個固定的可以指責的對象,我們很難去找到迫害者是哪些人,很難去清楚定位誰是迫害者誰是受害者,而我們很想辯解這行不通的同時,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暗自在恐懼著自己其實是不是可能屬於那當中的一份子有著自己不想承擔也做不到的責任,於是我們更不想去看和承認,我們有無數的辯解來保護自己然後告訴他人這其實是行不通的。

但我們沒有看見的是,就在自己這麼堅信和認同自己是屬於被迫害者的同一個團體的時候,自己已經因為這個定位在持續的濫用和對待自己的生命了,因為生命自身就只是單純的在身體當中的活著,當我們使用兩極端的定義在看待自己和外界的時候,我們只活在意識型態如同信念之中,在這樣的自我定義裡面,我沒有看到我在兩極思想的認同中同時活出了被迫害者和虐待者,而在這心智當中我們是自私的,只為了自己認同的被迫害者角色,卻沒有想到這樣的自私信念的後果就是自己僅僅活出了極端的生命的同時做的總是對人類而言徒勞無功的事情。 沒有看見當我們能夠超越兩極化定義回到物質生命的現實層面為全體人類利益而行的時候,我們才可能真正有效的去改變一切。



LIG 翻译文章 - 2013 至 2014, 6月.rar.torr

http://pan.baidu.com/s/1hqtF6Yw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Day 471—尊重如同自欺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71—尊重如同自欺



 那麼當自己在為了保護自己的感受的時候,而不是在強調尊重的時候真正的在尊重自己與他人如同活出來的文字之中,自己的情緒能量和所有潛意識的思想反應便讓自己更加封閉起來,而沒有給自己機會在尊重自己之中藉由他人的表達來協助自己更加擴展自己。
我們再繼續看看當一個人活在尊重的理想、意識型態、價值觀、情緒之中,卻非真實的活出尊重時在實際的人際關係事件上會造成的情形。

一個強調尊重的個體也會在不同的場合中,謹遵著這個規範與美德,這個人向著他人表達自己的時候,時時的會提醒著自己說,喔,我要尊重他的意願,這樣我 才不會讓他感到不舒服。然而那個替他人的感覺著想的體貼,也是因為自己相信自己不會在當中感到得罪了人而不舒服,但卻沒有觀察到,無論尊重對方還是尊重自己,一切都在我個人的自私的感覺層面順不順利,而當我們去看一件事情處理和進行的有效與否的時候,卻反而的並不順利有效,因為自己已經偏折了正在討論的話題而以無關這個話題的害怕和焦慮情緒所佔據。甚至最後仍然會牽連到人際問題而再度地讓自己不舒服。

結果同樣就是這個人在自己的表達之中因為情緒能量的來襲而令自己起了這是不應該做的事情的自我評價,於是在當中分離了自己而沒有能夠自我尊重如同生命如同活著的話語,於是在人際互動中造成了阻滯,接著人際活動範圍愈來的愈狹窄,僅在自己的小小生活範圍當中讓自己感到順利罷了。

尊重,這件事情若要真正的在物質現實中的實踐,當是被實際活出來的,並且在自己之中如同對自己的生命的尊敬和看重,那是自己如同尊重,一體平等。因此我們可以開始訓練自己,當自己在溝通之中產生了應當互相尊重這樣的心智反應的時候,檢查看看,在這個時刻我的情緒是什麼,什麼樣的想法和畫面和記憶是與這個反應有關係的,因為我不要讓成為這些人格能量傀儡讓我在虛構的尊重之中宣告我自己的脆弱和無法自主,我尊重的是我一體平等的生命,不是尊重我的渺小和無能,而我能夠在這裡收集到有關的訊息來面對自己和做出有效的決定。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 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9&t=690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Day 465—共產主義 1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65—共產主義 1


共產主義Communism)是一種政治思想,主張消滅私有產權,並建立一個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生產資料公有制(進行集體生產),而且沒有階級制度、國家和政府的社會。在此一體系下,土地和資本財產為公共所有。其主張勞動的差別並不會導致佔有和消費的任何不平等,並反對任何特權。共產主義設想未來的所有階級社會將最終過渡成為共產主義的無階級社會。在科學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以及其各流派)的理論中,它在發展上分兩個階段,初級階段是社會主義,高級階段是共產主義。通常所說的共產主義,指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



存在問題--

在外文中共產的意思也與共同的、社區的相通,所以共產主義也就是共同主義和社區主義,因此一切的資源、生產、財產都屬於所有人共同擁有的,那麼在實際的生活實踐上面就可以人人平等而沒有階級和特權的不平等存在。這些實踐的過程會包含了在多大的社群範圍內如何有效的實施面面俱到的分配問題的解決。

但顯然的任何宣稱為了實踐這樣的共產主義所執行的人類團體所做出來的行為並非是依據這樣的法則在運作的。反而卻連結到的是,高度的憤怒與專斷的權利,不開放的交流與資訊,先進的武器,好發動戰事,飢荒貧困,過度限制的行動範圍,更遠距的階級,不斷的鬥爭與違法的金錢交易,所以我們仍然需要詢問,為什麼想要做的和做出來的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方向,這不會是只有少數人的問題,也不是人類沒有基礎的智力去分辨和執行的問題。

於是更延伸出來的惡化的狀況就是,原本僅僅只是一個理想的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現在又壓倒性的在全人類的思想上連結到了極端負面的情緒和定義,而因為共同財產的難以執行於是原本要取代私有資本的作為反而在極端貧窮的情形迫使下走向了更極端的私有財產的路線,那麼在這個多重的世界系統驅使下,每當這類的真正重視人類問題和權利的可行辦法被提出來的時候,人們更在虛幻的思想層面而沒能在實際的層面上做考量而在能量中甚至明文規定的反對這些對人類世界最終極的對全體最好的平等的行動。

因此同樣的,問題並不是這個主義本身的罪過或錯誤,而是人們如何的在非實際的信念中定義它和執行它的問題。而當然在物質層面的後果便是真實的而需要去解決和改變的。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Day 462—資本主義 2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62—資本主義 2





解決方法

在認識到人性的貪欲讓所有獲取到資金的人僅會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於是操縱著市場的供需而讓更多的資金流向自己而無法顧及他人的貧困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能夠瞭解到這樣一個縱容慾望和夢想於是讓自己面臨貧困的危機的傾向是必然的,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踏實的瞭解到其實是有實際可行的全贏的改良並解決的資本主義問題的方式存在於是令其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實行。

我們首先必須要有一個不參與市場的而保障全民基本人權的真正屬於全民意願的政府運作,同時我們讓所有屬於國家的基本資源例如水資源,礦產,原物料,電信等等資源都收歸全民所有,也就是政府掌控資源的運用分配而令全體人民都是股東和受益者。

由於所有人出生到這個地球上和國家成為地球生命和國家公民的一份子的時候就理所當然的具備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一切權利,無論他是否找得到工作或者不想要工作都是一樣,於是當一個人因為任何理由而沒有工作收入的時候,國家提供其應有的生命安全保障。而當國家需要人們工作而人們也有工作的需要時,可以設定好基本工資為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兩倍,請參閱生活收入保證(LIG)提案。


酬賞/效益--

這樣的一個讓所有人民具備基本生活尊嚴與保障的提案可以讓全民都可以享有真正的供需自由,不再需要任何的生命財產的後顧之憂,同時又可以保有市場的競爭機制,這個競爭將不是剝奪生命和殘酷的欺騙的而是在商品與服務的實際效益上的改進。而一個國家能夠真正的呈現與實踐原本人民的政府的該有的保障人民生命財產與自由的,為民有民治民享的真實運作,不再只是一些表面上騙票的伎倆和意識型態,這當是所有有良心的參政者共同的理想。


平等生命基金會---生活收入保證(LIG)提案
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49&t=813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Day 455—民生主義 1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55—民生主義 1






三民主義是由中國國民黨的創始人孫中山所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政治理論與政治綱領,包含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為中國國民黨的基本理論,被納入《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內容。

孫文給民生主義下的定義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民眾的生命。他在1924年發表的三民主義演講也提過,「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又名共產主義,即是大同主義」。接著,孫中山談到吃飯問題,並強調這是民生主義的第一個問題。民生主義的目的在於以養民為目標,中國的糧食才能很充足。關於穿衣問題,孫中山認為人類生活的程度可分為需要、安適和奢侈三級。目前解決民生問題,是要解決需要問題





存在問題--



孫中山是兩岸的中國政府都推崇為國父的一個人物,他的政治理念也被憲法所採用,他當時推行民生主義所面臨的必須要開放農業和發展工業等等的實際科學技術層面來餵飽每個人們的問題在現代已經都發展和解決到一個程度,然而看看人民最基本的民生需要問題是否已經解決?

過去強調均富的台灣這兩年已經面臨了保守估計貧富百分之五的差距到達96倍的程度,最低的5%年收入僅平均四萬八千台幣的家庭要怎麼生活?中國大陸的貧富差距已經是世界第一的程度,但是中國卻也應該是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因為他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代表一國國內人民在某一單位時間中,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是在世界上的前幾名,擁有這樣成就的國家之內卻同時居住著無法計數的許多得不到資源而一無所有而天天面臨生死求存的家庭的事實,我們可以知道,這不是科技層面而是金錢如何使用以及分配的問題。

當我們要推行一個人人都同意的主義和理想的時候難道我們不是真正的要去實行它們讓它成為一個國家共同的生活實踐的基礎嗎?顯然的這個民生主義不是一個天外飛來的概念而是組成一個國家的要素的人民的生活保障,也是一個國家政府的各方面運作之所以得到支持的基礎,然而這個最根本的方向沒有被實現卻僅僅只是一個掛在憲法中和人們心智中的意識型態罷了。這其實也是整個世界的問題所在,其實要能夠實踐不會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人類歷史中已經擁有的方法和技術一直都現成地存在,只是人們是否能夠團結起來共同的參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