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共產主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共產主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Day 465—共產主義 1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65—共產主義 1


共產主義Communism)是一種政治思想,主張消滅私有產權,並建立一個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生產資料公有制(進行集體生產),而且沒有階級制度、國家和政府的社會。在此一體系下,土地和資本財產為公共所有。其主張勞動的差別並不會導致佔有和消費的任何不平等,並反對任何特權。共產主義設想未來的所有階級社會將最終過渡成為共產主義的無階級社會。在科學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以及其各流派)的理論中,它在發展上分兩個階段,初級階段是社會主義,高級階段是共產主義。通常所說的共產主義,指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



存在問題--

在外文中共產的意思也與共同的、社區的相通,所以共產主義也就是共同主義和社區主義,因此一切的資源、生產、財產都屬於所有人共同擁有的,那麼在實際的生活實踐上面就可以人人平等而沒有階級和特權的不平等存在。這些實踐的過程會包含了在多大的社群範圍內如何有效的實施面面俱到的分配問題的解決。

但顯然的任何宣稱為了實踐這樣的共產主義所執行的人類團體所做出來的行為並非是依據這樣的法則在運作的。反而卻連結到的是,高度的憤怒與專斷的權利,不開放的交流與資訊,先進的武器,好發動戰事,飢荒貧困,過度限制的行動範圍,更遠距的階級,不斷的鬥爭與違法的金錢交易,所以我們仍然需要詢問,為什麼想要做的和做出來的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方向,這不會是只有少數人的問題,也不是人類沒有基礎的智力去分辨和執行的問題。

於是更延伸出來的惡化的狀況就是,原本僅僅只是一個理想的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現在又壓倒性的在全人類的思想上連結到了極端負面的情緒和定義,而因為共同財產的難以執行於是原本要取代私有資本的作為反而在極端貧窮的情形迫使下走向了更極端的私有財產的路線,那麼在這個多重的世界系統驅使下,每當這類的真正重視人類問題和權利的可行辦法被提出來的時候,人們更在虛幻的思想層面而沒能在實際的層面上做考量而在能量中甚至明文規定的反對這些對人類世界最終極的對全體最好的平等的行動。

因此同樣的,問題並不是這個主義本身的罪過或錯誤,而是人們如何的在非實際的信念中定義它和執行它的問題。而當然在物質層面的後果便是真實的而需要去解決和改變的。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Day 455—民生主義 1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55—民生主義 1






三民主義是由中國國民黨的創始人孫中山所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政治理論與政治綱領,包含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為中國國民黨的基本理論,被納入《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內容。

孫文給民生主義下的定義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民眾的生命。他在1924年發表的三民主義演講也提過,「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又名共產主義,即是大同主義」。接著,孫中山談到吃飯問題,並強調這是民生主義的第一個問題。民生主義的目的在於以養民為目標,中國的糧食才能很充足。關於穿衣問題,孫中山認為人類生活的程度可分為需要、安適和奢侈三級。目前解決民生問題,是要解決需要問題





存在問題--



孫中山是兩岸的中國政府都推崇為國父的一個人物,他的政治理念也被憲法所採用,他當時推行民生主義所面臨的必須要開放農業和發展工業等等的實際科學技術層面來餵飽每個人們的問題在現代已經都發展和解決到一個程度,然而看看人民最基本的民生需要問題是否已經解決?

過去強調均富的台灣這兩年已經面臨了保守估計貧富百分之五的差距到達96倍的程度,最低的5%年收入僅平均四萬八千台幣的家庭要怎麼生活?中國大陸的貧富差距已經是世界第一的程度,但是中國卻也應該是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因為他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代表一國國內人民在某一單位時間中,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是在世界上的前幾名,擁有這樣成就的國家之內卻同時居住著無法計數的許多得不到資源而一無所有而天天面臨生死求存的家庭的事實,我們可以知道,這不是科技層面而是金錢如何使用以及分配的問題。

當我們要推行一個人人都同意的主義和理想的時候難道我們不是真正的要去實行它們讓它成為一個國家共同的生活實踐的基礎嗎?顯然的這個民生主義不是一個天外飛來的概念而是組成一個國家的要素的人民的生活保障,也是一個國家政府的各方面運作之所以得到支持的基礎,然而這個最根本的方向沒有被實現卻僅僅只是一個掛在憲法中和人們心智中的意識型態罷了。這其實也是整個世界的問題所在,其實要能夠實踐不會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人類歷史中已經擁有的方法和技術一直都現成地存在,只是人們是否能夠團結起來共同的參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