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意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意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Day 464—社會主義 2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64—社會主義 2


 

解決方法

如同社會主義本初的主張以全體共同的利益為原則來集中物資資源做出對所有人民最有效的分配以能夠照應到所有的國民生活並且富足的實際做法其實可以是簡單易行的,它需要的是真正的民主和平等的共識,也就是政府的運作是真正屬於全民的意願的,而人類必須要瞭解到若可以容忍這個世界存在著個體的富足建立在貧窮飢荒以及以他人的生命為代價的時候,在這樣一個自私的幻象和行為中是無法建立出真正的社會主義的理想社會,同時既得利益的自私者也將與世界走向最終共同毀滅的代價。

因此在制度上面我們收集物資資源的方式的出發點便是這個地球所本自具備的資源是全體生命的共同資源的這一個瞭解,而任何參與和從事資源分配運作的參政者,也就是為人民奉獻的執行者,必然必須無法自私的運用共有的財產資源。這個邏輯簡單易懂也容易獲得認同而必須一方面經由教育媒體的正確而廣泛的傳達,另一方面一切管理運作都需要透明化。

而在現階段世界普遍所接受的私有財產制度必須要建立在前述的公有資源可以首先有效的分配照顧到無法或者放棄工作者的基礎上,而願意工作者可以擁有基本收入的至少雙倍收入的設計下,便能夠解決人們擔心沒有足夠誘因驅使人民工作而導致的可能結果。


酬賞/效益--

在原本簡易可行的社會主義的方向中行進的國家紛紛宣告必須採用私有資本的方向來刺激經濟和生活水準之後,也能夠發現和正視私有財產的極端化所帶來的問題,並且去瞭解到原本的問題並不是出在社會或資本主義的理想本身而是人們普遍的欲求與恐懼的屬於自私範疇的假象和信念。而在多數和全體的共識中我們真正的突破現存的經濟體制僵局於是得以共同創造出全國民與全人類真正共同富裕的世界。


平等生命基金會---生活收入保證(LIG)提案
http://desteni.org/chinese/forum/viewtopic.php?f=49&t=813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Day 424—共識團體VS民主團體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24—共識團體VS民主團體



這世上的民主多是建立在假象上面,因為這些制度及團體所成就的並非是為全體最佳利益的,卻是操弄和欺騙的。我們看到這世上所謂先進的民主國家同時也是創造兩極化世界的主使者便可得知。

Desteni如同一個共識團體所要實踐的世界也是一個建立在最直接的民主上,也就是所有生命的利益上的世界,但很有趣的,我們卻很少看到這個團體自己在進行例如投票表決或事事討論這般的民主程序,為什麼呢? 由於在此階段在初期的進程中的人們因為看到自己需要藉由帶領者為全體站立的視野來支持自己與他人,於是人們在自己的意願與信任中跟隨帶領者的腳步來實踐在同一個聲音中的有效行動。那麼在這個階段中的事物的進行便會有如下的一些情況。

當成員們看到了對全體有益的觀點時,便可直接的提出並得到採納,而帶領者看到了原先政策的不適用時也可以隨時的修改方向。當團體中有人顯現或表示出可以負責某項事物的時候,便在無條件的信任中給予任務,原因是每件事情都可以同時有許多做法,於是只要有人願意在大原則中持續的執行事務如同活出自己的話語才是重點,除非其後在技術或共識原則上證明為不適任,便可再進行調整。在此當中當負責某事物的執行者在某個項目上有需要他人的看法的時候,便提出來讓大家表達不同的觀點,然而最後大家仍然得尊重與信任執行者的最後決定。所謂的觀點不同於意見,觀點是可以加進來考慮的點,意見則是帶著能量的評價與否定,是不允許的。而當某事物的處理上已經有人可以因為具備技術與共識原則做決定的時候,便不會需要花費時間在更多的討論上面於是創造摩擦和意見產生的機會。

這些處理程序甚至不需要白紙黑字如同規則寫下來,當人們的進程走到一定的程度後便會到達這個處理事務的共識,僅是因為每個人在自我誠實、負責與信任中與全體一體平等。於是在共識的團體中如此的運作便不需有衝突的發生,有衝突的發生仍是因為意見的存在,意見來自於發起者由於訊息的不足而沒有自覺也無法信任他人,那便是以自我為中心利益的。這類的狀況會先經由導正與觀察,若仍無效則使其不再參與直到修正。

現今的民主制度則是一個縱容心智意見的後果,容許各類意見者操弄群眾的無知如同欲望和恐懼,於是投票與討論的結果便是操弄競爭的結果,在這些投票活動當中其實毫無選擇與自由可言,因為在心智自我的兩極價值創造之中,是濫用一體平等的生命價值的,那後果永恆的只是自欺自虐和自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