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自我設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自我設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Day 579—情感/親密關係人格 3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79—情感/親密關係人格 3




--親友眼光



我寬恕和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允許我自己去利用親友/他人的眼光/表達來判斷和看待我自己的情感上的經歷,在這當中我聽到他們說我好可憐喔她已經這個樣子了多關心她一下不要跟她說太多以免她….,於是在這當中我感覺到被孤立,被不了解,缺乏,埋怨,作為潛意識的反應,又在這些反應中實化在我的無意識中形成在生活中的自我孤立和自我設限以及自我破壞



我寬恕與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允許我自己在這當中沒有看見明白和領悟到,在我看到聽到的這些對著我自己的評價的話語裡面,僅僅只是我對我自己的自我批評,和他人是否真實對我說了想了什麼並沒有關係,於是我可以給我自己機會去看見我如何利用了我的潛意識思想來限制我自己的生活和生命


我寬恕和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連結到一些關於我可以讓親友再度對我感到相信或放心或羨慕的情節於是在這樣的連結中我在我自己裡面投射的是一個心智的關係卻非一個真正的協助彼此生活的物質關係於是如同自我破壞的過程



我寬恕我自己與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允許我自己在我的人格設計和文化價值觀中去區分有伴和沒有伴的人生價值是不一樣的,在當中有伴的人生是幸福快樂的而無伴的人生是孤單落寞的,於是僅只在自己的定義之中去活出不快樂和孤獨,卻忽視到無論我的身邊有沒有伴我的生命價值和活動範圍都可以是完全一樣的自由和自主的



我寬恕我自己與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允許我自己因為在將我自己的責任與價值投射在我的親友或他人身上於是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對自己的現狀的價值判斷便利用他人的聲音來評價我自己並且在這自己創造的評價當中感到滿足或否定,沒有在這當中看見和領悟到一切我所聽到的聲音和評斷都是我自己在幻想中的投射於是一切也都是自己的不真實的創造,但卻讓自己在相信其為真的情況之下對自己和對象做出各種判斷而令能量來主導我的親密和情感關係



我寬恕和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經由一個迂迴的投射方式在創造的幻想中決定自己的真實關係而不是在物質現實中的真實互動中享有一個關係的互動如同生活



我承諾我自己每當我看見自己參與了與親友和他人對我的親密/伴侶關係的評價的想法的時候,我停止自己並回到呼吸,我看見自己如何的投射了自己的想像給他人於是由呼吸中帶著自己走出這層層的想法和結構於是回到真實的生活之中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EQAFE--https://eqafe.com/ (教育產品)


2016年1月23日 星期六

Day 578—情感/親密關係人格 2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78—情感/親密關係人格 2


--家庭照顧

我寬恕和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相信一個家庭要比一個人生活好於是在這樣的生活方式比較中相信自己的生活不是最好的,於是活在自己的相信中奴役自己而不是活在生活本身之中

我寬恕和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相信一個家庭裡面可以完成互相照顧的條件,但卻沒有看見和了解到是我在自己的信念之中這樣的限制了自己與其他人們和生命互相照顧的潛力和能力而將自己綑綁在無力和無助的價值觀之中阻礙了自已去開展自己這方面的機會

我寬恕和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相信我必須只有在找到一個特定的人的情況下才能夠實現彼此照顧的機會,於是在這一個特定的人沒有找到之前我就沒有或失去這個彼此照顧的生活方式,於是讓自己處在一個被動的有限的環境之中而忽視生命的自由力量

我寬恕和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和允許我自己在面對我的親戚朋友而想要對他們付出的情況下相信和認為我自己若是有一個家庭我比較有能力給出我的幫助,而我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比較沒有能力於是接受的比付出的多而這是不好的,而沒有在這當中看見了解和領悟到大家庭間本來就在來往中互相支持照顧而我卻利用自己對家庭的定義反而拉住和限制我自由的與我的家人們的表達,同時還將一個沒有存在的事情拿出來當作我之所以沒有充分表達自己的理由,在這當中我在心智虛構的現實中不完全的活出自己原本所是的

我寬恕和給回我自己因為我接受允許我自己給予家庭這個字詞正向的能量和價值觀於是同時也活在它的負面能量和價值之中,沒有看見和了解到在現實的家庭中人們因為活在定義而非真實生命中令許多家庭關係如同自相限制與毀壞的系統,於是唯有重新定義家庭在物質生命中才有可能真正的活出家庭的價值


我承諾我自己每當在我利用對家庭的價值觀和定義中限制自己的時候,我停止我的心智運作並且回到呼吸之中,我了解到當我是一個人或在一個家庭中,我都是可以活出我自己與他人間的彼此照顧,我只是有不同的解決問題方式,於是我調查自己是否有目前需要完成的照顧自己或他人的行動或者是在面對任何需要解決的問題,於是在呼吸中如同在自由與力量的生命中解決問題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EQAFE--https://eqafe.com/ (教育產品)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Day 530—伴侶關係中的自我破壞 4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30—伴侶關係中的自我破壞 4



 我們經常聽到人們需要追尋的靈魂伴侶的,或者說到與伴侶特質的互補,都是這類將自己的限制和吸引力投射在對方身上的情形,另外我們也聽到人們會說,當我們用什麼理由和某個人在一起,那我們會以相同的理由和對方分手,其實這個現象說明的情形是,我們在定義對方的特質的時候,其實是在一種帶著情緒能量的心智解讀下進行,心智的特性就是兩極化的,自己重視的特質於是也在兩極價值中任憑自己的正負能量的解讀在操弄著的緣故。

因此我們由上面所說明的自己將自己以為所欠缺的特質投射在他人身上並因此被吸引的特質,也是自我分裂的結果,這其實是我們自己和自己的關係,我們將他們投射在伴侶身上,同時害怕失去對方如同失去對這個特質的依靠,於是也在這樣的關係中進行著自我設限和自我破壞的心智活動。

所以我們看到,當我們在伴侶關係中,期待著一個關係應該如何的依照自己的理想中進行,然後因為在內在衝突的投射之中對伴侶抱怨和生氣,也因為伴侶的某些特質而感到吸引和依賴的這些情形之中,我們利用了伴侶做為自我關係的投射對象而造成與伴侶關係中的種種問題,在這當中我們沒有看見其實一切關係中的種種都是自己的建造和投射,我們對伴侶的所有解讀都是自我的投射,他們做為鏡子映照著我們分裂的不同人格,我們對他們的抱怨和妥協的出發點也全是來自自己,那是我們內在的分裂與衝突,而且我們在這當中自我破壞並且破壞著真實關係。

其實我們沒有瞭解到,這樣一個看來讓我們利用來自我破壞的關係和對象,同時也是讓我們能夠由其中看清楚自己並且藉著這樣的關係來改變和調整自己的機會。於是我們可以在自我誠實和自我覺察與自我負責之中,可以超越關係中的自我壓抑和妥協以及衝突與攻擊,學習如何在看見自我關係中與自己和對方進行真實有效的溝通,於是終於能夠讓這個關係成為自我成長與回歸生命的過程。


生活教育免費課程 - 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Day 529—伴侶關係中的自我破壞 3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529—伴侶關係中的自我破壞 3



所以由我們與伴侶的抱怨和爭執中,我們可以因此看見我們自己是如何的在分裂中看待和評價自己原本的行為,自己能夠容許自己的行為,為何卻無法容許對方?自己是如何的在一開始就對自己的諸多行為有所批判?因此我們就可以利用在一個關係中讓伴侶成為我們的鏡子,來協助我們看見我們自己所呈現的一切自我分裂的現象,於是可以在這當中整合我們自己,於是當我們能夠做到這些整合或者超越不同衝突人格的模式,那麼我們才能夠在自我完整中享有一個真實的伴侶關係。

現在我們來看另一個伴侶關係的面向,那就是我們所認為對方吸引我們的特質,並認為正因為自己沒有這樣的特質於是需要依賴這個伴侶和關係,而在這當中我們同樣的分裂自己並且在關係中自我破壞。

例如,當我們看到對方的自信,對方的自在表達方式,對方的溫柔或堅強,或者對方的財富地位等等,自己因此而感到被吸引,於是希望對方的特質能夠彌補自己,需要擁有對方這個自己所沒有的特質而達到圓滿,於是強調這個特質做為這個關係的原因。然而在這當中自己所沒有看見的是,這些特質若不是也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就是自己仍然在性格中綑綁自己而沒有讓自己活出的部分。

我們常常使用的藉口--我的個性就是這個樣子!各位,這是一個謊言,用來綑綁我們自己的一生,讓我們只能在這個世界上活出極小的範圍而永遠無法成就我們曾經所意願實踐的事物,然後我們看到周圍的人擁有某些我們認為自己沒有的特質的時候,就開始羨慕或嫉妒或想要佔為己有,完全忘記了自己身為一個人也能為自己活出這些我們一直用各種理由壓抑自己騙自己說不行的行為能力。

例如,我當然可以為了能夠自信的站在台上說出一番道理來而讓自己不斷的練習和給自己上台的機會,我有能力走上台,我有能力說話,我只是要克服一些被過去或想像制約的情緒和對自己的定義和意見罷了,而這些原本就有無數人證明了可以經由練習而成功的事情,我為什麼只要甘於永遠只能站在台下然後羨慕和被台上的人吸引,然後一輩子說著,我的個性就是這個樣呢?顯然的,在找尋和追求吸引我們的伴侶特質中我們也是這樣的在自我設限中被自己投射出去的吸引特質所綑綁著。

生活教育免費課程 - 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