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126—被誤解2
第二個面向就是被誤解這個個思想本身就被我定義在非常負面的記憶和經驗能量中,那便是一次次的在過去的成長記憶中,當我在表達自己的特殊特定的表達方式的時候,當我在對特定的被我鎖定的長者有生活上的或者情感的或者溝通的需求的時候,被大聲地拒絕或者解讀為惡意,而我在膽怯和需要被重視和關愛中於是將這些憤怒的和恐懼的聲音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身體裡面,讓自己活成了沉痛的心智身體,於是我便把被誤解的這個概念和成長的痛苦以及我求不到的肯定與了解連結在起了。
然而如果我們看看這世界上的所有的溝通情況,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完美溝通幾乎是不存在的,無論思考模式是簡單也好或有多特殊,無論溝通者間的感情和相處有多好,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溝通是全面的在誤解中的,因為每個人只要是處在自己的心智能量泡泡中,一切不過都是自己的投射和虛幻的建造罷了。於是我對於誤解所帶給我的麻煩和痛苦,就僅只是因為我所賦予的負面能量和性格的耽溺罷了。
第三個層次就是我的焦躁性格,尤其在我溝通的時候,因為害怕溝通得不好卻又的確時常的失敗,於是在這樣的預期心態下溝通的時候我便急得只是要把話講完,只想要逃離溝通的現場,若要我細心的鋪陳每一個向度的前因後果對我而言好像是一個很不智的投資,而且因為在說明的過程中帶著期待也帶著過去的創傷,於是我的溝通就變成在焦躁地應付中快速通過的情境,當然,這樣就會形成了自證式預言,也就是說我的期待就如我預期的一樣不成功,一樣沒有被了解,可能要因此解釋更多或者放棄溝通,所以這就是我自己在跟自己玩的循環遊戲了。
於是除非我能夠完全的解構這個焦躁的溝通的心智性格,在穩定和自信中溝通,而同時也不給予誤解能量,那麼溝通的結果就僅是依賴我是否能在每一刻完成我每一刻的表達和能做到的事情,在完全的表達之中便沒有開始與結束,沒有後果,只有生命在這裡的呈現。
第四個層面就是受害者性格,由於我對特定的需要溝通的對象賦予了一個我定義的小時候未完成的而需要去完成的任務,那便是要在這個溝通中藉由被接受被瞭解來肯定自己以獲得我以為從未得到的關心,若溝通被我定義是誤解的,就變成又一次的否定、打擊和失敗,所以我便扮演了受害者的角色,並在這當中感到自憐與憤怒,這樣的能量模式便也滲透在整個誤解的定義中的。
這便是我歸結出的在被誤解的情節中的主要四個性格成分,而無論是哪一個心智性格,出發點都是自己與生命的分離,在分離中恐懼孤單而求生存而沒有為自己整合和站立,於是長期的在循環中讓這些性格升級又升級,在能量的痛苦中自虐和自毀,於是需要藉由自我寬恕與修正來解構這些記憶與性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