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紀錄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紀錄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Day—538 紀錄片「餘生」觀後感 7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538  紀錄片餘生觀後感 7


包袱與超越

在餘生這部片中的各個真實的角色表達著關於歷史與祖先所遺留的語言和因為過去的一切對個別的人生造成的影響,當中瀰漫沈重的情緒表達,這片當然也同時是特意被如此編導的,也就是我在最開始提到的在這當中有著對這些主角和角色所活出的人生的默認,而這片中看來較為激勵積極的安排,便是遺族們踏上尋找祖靈的歸程,當此行達成於是象徵未來族群的和解與希望……

我要說的是,這當中是否真實的解決了任何實際的生活問題?這些人們因著這般的過去記憶而視這些歷史為包袱而需過著哀傷無奈的人生,於是關心這段歷史的人們就安排了協助他們完成某個他們傳統上的追尋,也就是去找到他們傳統象徵的神物,那麼一切又展開了希望?然而在這些人們的生活水準和處境上依然是以情緒包袱和族群的分裂為認知而沒有回歸到因為過去的歷史發生而探問事情的原委於是令自己走出痛楚和迷惘於是帶領子孫回到與大地融合的踏實人生的超越和看見,問題便從來沒有解決,但神奇的是,大夥連問題在哪裡都沒法指認出來。

或許人們過於耽溺在所謂的淒美,情操,堅韌,成全,榮耀,犧牲等等的情緒感受的層面中,卻沒有看見和領悟到為了這些情感的層次,我們必須要犧牲掉我們的真實人生和生命到達毀滅自己毀滅種族甚至犧牲更多無辜生命的程度…….

是的,歷史不能遺忘,但看看我們對於不能遺忘的歷史的處理是什麼情形?我們有沒有看到造成這些慘痛歷史教訓的主要源頭在於靠不住的人性的情緒性的主觀思維判定,但我們如今對這些教訓的處理最終仍然停留在情感性的邏輯判斷,卻不是真正踏實的落實一些能夠改變我們的未來而不必在走同樣途徑的道路。

在這個世界上從未在我們的身邊停歇上演的除了關於種族文化方面的偏執和固執所造成的紛爭之外,我們還看到活動領域的爭奪,以及在意識型態上面對於歷史的事件是否編寫屬實是否承認錯誤方面的爭論,卻沒有發現到歷史的教訓帶給我們的並不是我們該如何站在僅有部分人類的情緒立場上編寫書籍教材或承認對錯,而是喚起全體站在所有人類和生命的角度上看待地球上因為人類的心智的自私因素所發生的一切而造成的後果,於是可以如何的團結起來改變原初的誤導方向於是得以挽回這個朝向整體毀滅的趨勢。

可幸的是這世界上已經產生了一個百人的群體願意超越心智的自私設計為全體人類設想並且找到一個全體生命適用的生活收入保障計畫,若群體和計畫能夠加速擴展,那麼人類世界還有希望。

QQ: 生活收入保障LIG  372550945
LIG
翻譯文章 - 2015, 4.rar
百度直接/BT 種子下載:
http://pan.baidu.com/s/1jGHYhQA
平等生命基金會生活收入保證(LIG)

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Day—537 紀錄片「餘生」觀後感 6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537  紀錄片餘生觀後感 6



反抗與妥協

許多衝突事件的引發原因在於誤解,誤解之後有很多憤怒等負面情緒出現,然後在這當中的報復思想和辯解繼續製造更多的衝突。在這過程當中幾乎都是情緒性的邏輯而非現實的理性的邏輯在運行主導。

例如賽片中一句台詞—“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我們要教你們看看甚麼是野蠻的驕傲!為了這類思想,明明知道是必輸的局面,甚至整個種族都會滅亡,就為了要為族人反擊,然後贏得驕傲,甚至女人們為了成全男人的榮耀,竟然紛紛結束自己的性命。為了驕傲,榮耀,成全,這些個目的都僅是信念,信念最終也會隨著族人的生命結束也跟著終止,那麼到底這些人們要成就的是什麼呢?

因此為了沒有實質的目的所從事的妥協或者反抗的選擇本身也是沒有效的,而且在兩個極端化的情緒(如愛與恨,慾望與恐懼)中解決問題,人們便總在妥協或者反抗兩個極端的選擇中打轉,從沒有瞭解到當中可以有不同的,對所有人都更好的解決問題方式。這樣的盲點是存在於人類社會中各層面的,只因為我們讓自己活在情緒和心智的兩極性質之中,卻沒有讓自己有機會瞭解到心智系統是怎麼樣讓我們在其中自愚愚人。

如果我們能夠瞭解心智是那麼的容易在兩極的批判中下結論,於是我們就有機會讓自己退一步的看見這個過程的實際現實面發生了什麼事情,而令這個事件貼著參與者在實際的共識層面做決定,我們也將因此發現,其實大多數的衝突都源自於誤解以及誤解而來的憤怒情緒的連結,如果能夠在一開始就給彼此機會溝通並討論共識,那麼事件不必繼續的擴大,而且沒有一方需要去妥協和委屈自己,而是看見唯有在對所有人都好的基礎上的決定才是永續的方向,於是每個人都是在對自己和對他人最好的情境的共識下完成問題解決。

所以到底是要反抗還是妥協?都不是,而是放下了情緒和相應的行為反應,去看見物質實際層面的發生,去瞭解彼此的立場和出發點,於是作對大家最好的選擇。或許你立即會反應道:說得容易。但除非你真的去找方法並且不要放棄,否則我們永遠無法為自己證實其可行性。

QQ: 生活收入保障LIG  372550945
LIG
翻譯文章 - 2015, 4.rar
百度直接/BT 種子下載:
http://pan.baidu.com/s/1jGHYhQA
平等生命基金會生活收入保證(LIG)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Day—536 紀錄片「餘生」觀後感 5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536  紀錄片餘生觀後感 5


生者與死者

我們看到在一切人類文化中尤其是較為原始或傳統的信仰之中,常將死者的地位放在比生者更高的價值上,因此我們看到,所謂留下來的傳統,其實都是已逝者的遺言和作為的再現,也看到人們對祖先和逝者的敬拜和遵從的儀式可以比生者的生活還要貢獻更多的時間和物資,更看到人們甚至可以為了保有先人們的遺言和規範以致犧牲無數人的性命,甚至殺生血祭,以及用結束自己生命來追隨死者,來完成使命,許多死亡和自殺的理由甚至不是為了更多的生命的存活卻是為了對得起死者,然後關於如何和用什麼名義安葬以及祭拜死者也要爭著是是非非….. 這些難道不是很奇怪和扭曲的人類現象嗎?

或許是因為人們對於死亡以及不可測的未知充滿著畏懼,而在畏懼之中因為情緒能量的過於強大難忍,又將未知的畏懼放大到無限,於是對於那巨大的未知充滿著崇敬,於是必須要變成真實的許多作為和祭拜來強調來屈服來示弱,在這當中人類理所當然的以為和配合著那無邊際的權威,認為那東西掌握著力量或着生殺大權,認為那東西需要人們展示脆弱和屈從,於是發展出來許多的祭典和規則來維持這個不好服侍的巨大的未知力量。在這些信念和作為中人們沒有看到自己充滿著矛盾點和愚昧性,而且從未因為這些作為真正的改變或解決過自己族類的生活問題。

例如,人們沒有觀察到前人的許多傳統的教條和作為以及自己的許多信奉和追隨以及其他的行為本能的出發點和目的都可追溯到謀求生命的安穩(雖然這求生的意念也是來自假象),但後來卻為了信奉和畏懼這些未知和指示,卻必須大舉殺生而且犧牲自己的生命,還有例如這些萬能的可敬畏的神明或死者若真的是可以經由這些崇敬的儀式和犧牲來協助活者,又怎會總是沒有真的改善人們生活的種種一切呢?這些現象證實了人們並沒有在依據真實的理性邏輯在推論自己的行為決定和依據,而總是憑藉著沒有真實依據的情感邏輯在做決定。一切都不過是活著的人在共謀著創造這些神話,而同時間卻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辛苦。

所以在此我們要詢問的是為什麼我們寧可捨棄我們所生存的地球上所能用真實感官感知的一切事物,卻追尋著沒有邏輯的心智想像來處理我們的人生與生活呢?為什麼死者離去後從未回到人間協助生者過更好的生活的這樣的事實,不能讓我們放棄這些信念,而讓我們真正的看見,一切的恐懼和未知都是來自我們自己創造的假象,同時生存的辛苦也來自於人類自己的信念的創造後果,於是能夠開始腳踏實地的依據有邏輯的物質實相來幫助自己以及後代子子孫孫創造真正的值得生活的好環境呢?因為只要我們如此的貼近真實的現實,我們便才能看到,這是個可以而且得以實踐的生活。


QQ: 生活收入保障LIG  372550945
LIG
翻譯文章 - 2015, 4.rar
百度直接/BT 種子下載:
http://pan.baidu.com/s/1jGHYhQA
平等生命基金會生活收入保證(LIG)

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

Day—535 紀錄片「餘生」觀後感 4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535  紀錄片餘生觀後感 4


真實VS虛構

我們已經看見,當站在同一塊土地上面同時分享著同一片天空的不同族群,所信奉和看見的是不同的象徵性的事物,並且意圖將自己的相信強加在對方身上的時候,衝突便產生,於是最終可以造成無法彌補的犧牲和慘痛… 因此在這裡,我們真正該相信和看見的該是什麼,以能夠避免這些悲劇的發生?

其實答案非常的明顯卻不易被看見,那就是所有人類和生命共享的物質性的一切共識才是真實的,而對於會造成悲劇事件的造成敵對的抗爭的象徵性的信仰事物便是不真實的。那是因為,只有在我們每個人眼前能夠被所有的人在一定的基礎上看見和描述出來的事物才有可能是讓所有在關係中的討論和互動和交流有立基的點,那便是我們的物質世界,而由這個物質的看見中延伸出來的不同的解讀,便需要回歸到原始的最簡單的實物的基礎來看。

由我們一般人類的智慧而言,我們其實都能夠看出來,對於太陽或是彩虹的崇敬,只是各自選擇的代表自己的群體的標的不同,同時因著不同地域文化的生活習慣,祖先在某個時地點將象徵物與生活元素做了某些特定的結合,於是造就了生活中的傳統與信仰,而與此同時也造成了人們生活範圍的限制,這些信仰一代代的藉由生活教育傳承了下來,只是很不幸的,人們之所以如此堅信著祖先流傳下來的神話方面的信仰的源頭,來自於人們的恐懼心,在害怕屬於自己的家族群體無法存活,同時貪戀著掠奪他人資源的自私慾望,在人類的兩極化心智的結構中,於是不同的群體與群體間形成了極大的生活與心智的距離。

這樣的事情講起來其實是整體人類的不幸,因為人類看重心智的兩極情感現象大過真實的物質世界,人們很難發現到,由他們的眼睛看出去的世界至少有兩種,人們將自己的眼睛瞪的大大的,看到的除了眼前外在的共享的真實發生之外,同時還能看到自己私自的心智中的想像畫面,這些畫面可以多麼的因為個人的經驗和感受和創造有所不同而難以溝通,但人們卻寧可深信著這些僅僅聯繫著個人情緒體的畫面,因為人類不明白自己早已經允許了自己做為心智情緒的奴隸,不明白因為這個初始點於是人類必須總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於是傷害其他的人們,甚至人類歷史已經被看到了如此多的重複與循環的濫虐與屠殺的不幸,如今的人們閱讀著各個媒介的導引卻始終沒能夠看透這人生的幻象並且走出這個人類命運,面對這樣的事實,我們到底可以怎麼做呢?


QQ: 生活收入保障LIG  372550945
LIG
翻譯文章 - 2015, 4.rar
百度直接/BT 種子下載:
http://pan.baidu.com/s/1jGHYhQA
平等生命基金會生活收入保證(L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