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77—報告的慾望 1
好像我只要認定了有人可以說,就有一種想要將所有發生的事情全部都說給這個人聽的慾望,內容包含了日常生活瑣事和我由當中獲得的領悟和結論,這情形好像是突然就發展出來的,最開始的時候根據家人的說法我很不喜歡說話,也懶得學說話,然後一個記憶就是我媽媽從幼稚園接我回家走在路上的時候,走到一個固定的路邊的高台上,讓我站在那裏跟她報告當天在學校裡發生的事情,但我什麼都說不出來,媽媽就說,奇怪為什麼別人的小孩都滔滔不絕的在說發生的事情你卻什麼都說不出來。
似乎是媽媽離開之後我才開始想說話,那個畫面的對象是妹妹當時約四歲,我們坐在房間的門口,她在忙她玩的東西讓我一個人滔滔的說,好像我總是以一種委屈的心情想要上氣不接下氣的一整個的將東西倒出來,然後我自己發現我有許多的有洞察的想法和結論和理論在裡面,但都融入了我的淒慘的遭遇,有一次妹妹又說她真的聽不懂我在說什麼之後,我就好像該說的說完了似的很少再和她說了。然後同階段中也有和爺爺說話的時候很開心得意的在說事情的記憶,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然後一直問問題,後來爺爺就跟家人們說我有多聰明,我才發現我這樣說和聰明有關係然後聰明是很好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和好朋友的情形多是寫信來訴說近況與心情,再來就是和交往的對象說話,這時候我想到一位心理學者描述到這種在治療的過程中個案會有像一個未成熟的小孩般要被看見的慾望,是的,我在盡可能報告自己的狀況的時候就像是這樣,被一種欲望帶動,並不都是為了要解決什麼生活上面的問題,或並不是要提出來討論和尋求建議,就只是要說出來,好像不說出來我這個人就不存在一樣,而我的伴侶的重要義務就是要聽我報告,而我說了出來被看見了,事情就好像解決了,但那當然並沒有解決任何事情。所以當我沒有交往的對象或伴侶的時候,那麼我就相對的寂寞與孤獨而渴望伴侶。
所以看到這裡我發現這個想報告自己的慾望和我的受害者性格以及壓抑性格似乎是同時存在的,因為我的報告當中多含著委屈和缺乏被疼愛的情節在其中,其次我總是找固定的對象在報告,而報告的是我和其他的人的一些未完成的事情(未竟之事是完型理論中說明在與人事物交流中遺留了情緒因此而沒有結束的事情),但如果我能夠在事情發生的當刻就將事情完成而無能量的壓抑或累積,也就是說能夠在自己的完整中全然的看見和表達自己,那麼也不必有這個需要訴說和被看見的慾望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