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廣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廣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忍--1


對生命最好的生活方式

 

 


--1

 
 

近來我和幾位做報紙和電視媒體的人們聊天, 試圖看到在宣傳推廣對人類與生命最好的生活方式的機會,遇上了一群有趣的團體,這些媒體人的成形來自一股動力,他們要揭發這個世界某個區域的極權暴力,他們其實來自同一個團體,類似於某個宗派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人數遍及全世界,但同時又都各自獨立,他們依著這些媒體新聞在聯繫著。

 

非常值得這群人們驕傲的是,他們從來都用最平和中立以及對人類最好的方式在運作,在他們的媒體上面,你看不到任何的政治立場,他們只是中立而乾淨的在報導著一切關於某個政府對於這群平和團體的迫害,而這些暴行的極端是世界上唯有在這個國家才能看得到的,所以他們有著重要的使命讓全世界了解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看得出這個和平修行的團體是和這個政府這麼的不同,於是他們用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式來展現他們的修行才是真實的和值得被同意的。

 

於是現在世界上有幾十個國家的人們在看著他們的報紙與電台,在這裡面除了揭露惡行之外,還有屬於大眾喜歡的各類知識和文學分享,當然這事業也需要賺取收入,於是他們也得賣廣告。

 

據說,他們當中有許多世界級的高科技人才,所以他們在數位電子上的能力極強,他們為了能夠讓被媒體管控的人們有著管道能夠看見世界和發聲,已經創造了許多免費的設計能夠讓人們有辦法通過這些管控,非常的感謝他們。

 

我詢問他們既然人數已經這麼龐大,又都願意做著對人類最好的事情,為什麼不站起來由制度和政治切入來改變現狀,因為這才是當前可能會有效的管道,他們告知他們絕對不碰權力這樣一個令人腐敗的東西,他們的創始者給了他們的教義中有一個字,他們會遵行這一個修行的根本來運作這樣的使命。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Day 467—公共關係 1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67—公共關係 1

 
公共關係Public Relations)或稱公眾關係機構傳訊,通常簡稱PR公關,是指有關著名人物、商業機構、政府、非牟利機構等各種組織,為改善與社會公眾的關係、促進公眾對其認識,以樹立良好形象、取得公眾的理解及支持。在職業上,公共關係部門主要從事組織機構信息傳播,關係協調與形象管理事務的諮詢、策劃、實施和服務的管理職能。包括選創組織的成功,降低組織失敗的影響,宣布變更等等。和中國傳統個人關係的中的面子類似。在市場營銷學體系中,公關關係是企業機構唯一一項用來建立公眾信任度的工具。由於社會上的分工越來越細,公關人員的重要性愈顯增加,許多大專院校紛紛成立公共關係學系,為社會培養不同領域的公關人才。公關行業的性質使其不可避免地與媒體之間具有密切聯繫。

 


存在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公共關係無論在政治和商業或任何組織中的需要和存在已經不僅僅只是在宣布和傳達一項政策或產品的消息內容或建立溝通管道罷了。它所被賦予的主要使命還有著樹立良好形象、做面子、扭轉局面、加強競爭力,而在這個動機背後牽連到的是金錢和權力的操弄以獲取少部分人的利益。

 

於是在商業方面我們就會看到企業盡可能地使用誇張的言詞和與性和快樂和財富等圖像及音樂的連結來做廣告,目的在激發消費者的正向感受於是達到宣傳自己的產品的效果,然後產品本身的材料和功能方面的訊息卻被忽略,正因為這些真實訊息是他們要刻意掩飾的否則消費者並不會去購買。

 

政治方面則在例如選舉或外交上面對選民或與他國談判的時候,僅給予片面或者不實的消息和政見,甚至使用誇張、欺騙、遊說、關說、賄選和毀謗等等手段來獲取選票與利益,反正只要先達到了目的,最後大眾也會容忍這樣的結果。

 

在現實中如此的公共關係的運作中,人們僅給予有限的選擇並且被教育成為只重視產品和政治人物帶來的感覺而看不見他們實際上在生活上面所帶來的真實情況於是失去了做判斷的基礎能力,而沒能夠發現我們所做出來的事情其實一直與我們原本的意願和目標相違背,於是導致我們的世界正在我們以為的美好之中走向兩極化與毀滅。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生活收入保證提案--8






平等生命基金會
生活收入保證提案





商業與永續的相互配合

使市場有效的有效市場運作:廣告和公共關係

為了鼓勵一個穩定和有效的經濟,在市場如何被影響和推動方面是需要改變的,以確保在經濟當中的供應,實際上,反映了人們的需求。我們說到‘人們的需求’因為所有的人民將會經由提供生活收入保證的經濟中,能夠有效地指出他們的需要。通過這個簡單的轉變和購買能力的增加,我們將會面對新的需求曲線,這個需求曲線會真實地呈現一個市場可以在社群中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和要求的信號。

廣告和公共關係的矯正需要產生,以實際的榮耀‘已知會的消費者’做出理性的決定的格言。公共關係和廣告事業已經主要將焦點放在致使消費者在一個情緒的層面,而非訴諸在理性的層次,去購買或發展出喜歡一個產品或服務。這個導致了非理性的消費者行為,於是干預了有效的資源管理,導致需求被製造和被供應,如果不是這使用在公共關係和廣告戰略的心理操作策略,這樣的事情並不會發生。

如此的市場策略和手段,以利潤的興趣和名義導致了珍貴資源的巨大 。既然這個形式的市場是顯然的沒有效用,廣告和公共關係計畫應該被聚焦在教育消費者和/或人民,在一個實際的態度上,使用與產品或服務有關的描述和推廣訊息。在消費者的決策上,發生一個由情緒的引誘到理性的考量的轉變,引導到支持永續的,建立在真正的需要和有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上的供需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