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結構共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結構共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Day 436—學生聽老師的話跳樓 1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36—學生聽老師的話跳樓 1



「老師我做不到,跳樓時我好幾次都縮回來了。」

一個四川的十歲小孩在跳樓死亡之前在自己的作業簿上面寫下這一行字,而最後因為做到了,可以說明自己是認真的在執行跳樓這件事情。這是一個在國際媒體上看到的新聞,聽到令人痛心,跳樓事件會有,叫人跳樓也有,但小孩聽話而跳樓? 另外在這事件中得到的相關新聞資料是,小孩因為因詩歌比賽影響班級成績,被語文老師要求留下體罰,否則罰寫1000字檢討,老師也說了寫不到就去跳樓。小孩家住五樓卻跑到30樓去跳。家屬到校掛布條控訴老師。此外小孩未來最想考軍校。藉由這個真實的事情來談一談人類與心智的關係。

首先,心智的保護作用。我們每個人每天都不斷的在製造心智的內在對話,在當中有許多的邪惡想法,包括對他人和自己的各種評價、謾罵、詛咒,但人們幾乎無法發現到的是,除非我們直接的由行為中實現,這些對話是無法立即的產生作用的。這是因為心智的結構共振設計效果,讓我們的想法實際上沒有立即的效果,反而成為了一種保護作用,由於每個人將心智設計視為理所當然於是很難在這當中產生疑問。

請注意這個保護作用本身並不是一個好事,因為正是這些保護作用,我們似乎不必立即的為自己所想所說的事情負責,然而實際上我們仍然將這些想法在信念中當真,於是人們便在物質現實中逐步的,讓自己不知不覺地在潛意識和無意識的控制之中去實踐這些想法。

所以我們的社會上也充斥著說話不必負責任、說話不算話、話可以隨便說說等等的情形,看看這新聞中老師叫小孩去死的事件對我們的文化而言並不陌生,人們可以和他人吵架或教訓小孩子的時候在怒氣中隨便叫人去死或恨不得人去死或者威脅著自己要去死來控制他人,說過的話也可以隨著心智情緒在事後反悔或辯解,然後許多無法預測的或事後後悔的意外事件和後果也就不斷的發生。

在這樣的所謂的心智設計的保護作用中,人們在說話的時候經常是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話或者說話的內容毫無意義,說的時候言不由衷而且同時另一個極端的想法也在心智中運作,而這也是人們不斷的在內部製造和發展人格的分離情形,人們苦於自己總是有了想法之後而難以實踐,自己卻不知道這個人格分離的阻礙情形其實便也都是自己因為相信了這個心智系統的真實性同時又因為這些心智思想與情緒的作用可以不必立即造成後果的效果。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Day 435--我的校準過程 3--什麼是校準



走向生命的旅程
Day 435--我的校準過程 3--什麼是校準

 



什麼是校準(alignment
 
Desteni所提供的正式課程的名稱就叫做“結構共振校準(Structure Resonance Alignment)”,意思是說,我們在自己的進程中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就是與全體一體平等的共識/普同常識校準,於是因為我們和全體生命的這裡進行了校準,我們所做的事情,所從事的行為方向,將會是對自己如同對全體最有利益的事情。

在達到這個校準之前,每個個體都是認同於心智意識系統的自我中心導向,僅以自己的自我和自私的利益為重,以為這樣可以確保自己的存在,卻沒有瞭解到自己在這當中帶著全體走向自毀卻不知道,實化著自愚和自欺的心智本質。

我們在行走進程中,會看到已經在使用了這個最好的課程來幫助自己走進程和校準的人們似乎仍不明白這個進程的真正目的和方向,甚至使用了這些課程的知識來加強自己的心智系統而無法覺察,然後感到憤怒或喪氣或挫折等情緒或行為的情形,但我們若是如此的反應又何嘗不是在心智的自愚自欺之中,於是唯一能走的路仍僅是放下一切的評斷和投射和辯解,貼著自己的生活一步步的自我協助的行走。

校準,必定是在關係之中,在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人,自己與全體生命的關係之中,在其中首要處理的就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因為自己與自己的平等與校準等同於與他人和全體的校準,因為外在的關係不過都是自己與自己內在關係的實體化過程。而事實上,關係其實不存在,一切都在生命的這裡,僅有的只是物質與物質的實質關係。

當一個人尚未與自己校準的時候,便可以由溝通的效果以及意見的製造中看見自己是如何的尚未與自己的內在一體平等,這也是為什麼Desteni這個共識團體在活動中要強調意見這個設計的解構,Destnei當中有一個領導群聊天室,我曾幾次看到Bernard跟大家說,將你的意見和辯解帶到你的墳墓去吧!他實際上在提醒,我們在做的是與全體生命的校準。

事實上,我們正也是藉由群體共處的機會讓自己在意見和心智反應中協助自己去練習在放慢中看見更多在這裡的訊息以及以更擴展的角度來看待任何活動與引導,於是能夠支持自己在進程中與自己與全體校準,這將是對自己和全體最終極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