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Day 630—解構示範2

Day 630—解構示範2


5.我的脾氣不好,但至少我將我自己完全表達出來
6.我這樣的對他直接表達憤怒,是因為我認為他是最親近的人最信任他,但他卻看不到,只看到自己的自卑,那是我沒法幫他看到的
7.當我那樣對他表達憤怒,卻一點也不會影響我對他的感情,而且我一表達完畢就完全沒事了。
--這個顯然是我在為我自己的容易發脾氣找理由
--我自己也了解脾氣本身是會造成他人的痛苦的,而且我也不喜歡他人對我發脾氣,卻讓自己任意的發洩出來
--這矛盾原本就是我自己需要改變的責任,因為發脾氣本身根本沒有辦法溝通事情,只是在用暴力讓人害怕,而我為什麼要讓我自己愛的人總是活在我的暴力的痛苦和害怕之中,卻不允許他人這樣對我?
--所以我也要問我自己,在壞脾氣之中我真的愛對方嗎? 那麼我經常無法愛對方和愛我自己,為什麼對方要堅持跟我在一起?
--我是什麼了不得的人? 我有什麼不可取代的理由要讓對方寧可一直活在痛苦中? 而我所知的是,所有人的價值是平等的
--我將我自己表達出來很好,但用了沒有效的方法,不但沒有真的達到溝通、互動、了解,反而最後導致我完全不想要的後果,分離,划得來嗎?
--說自已因為信任對方才發脾氣同樣是一個讓自己放縱的藉口,為什麼對方因為我信任他就要那麼辛苦讓我發洩? 這樣的信任關係誰會需要?
--我的憤怒不會影響我對他的感情? 這是一個大盲點,因為我只是快速轉換自己的人格罷了,在那個憤怒中我便成為氣憤討厭他的人,只是它來了就走,然後我以為我一直愛他,只是有誤差的解讀罷了
--所以事實也證明,這個伴侶關係中的不時的憤怒表達若是愛的話,顯然這個愛的方式沒有效果,對方經驗不到這叫做愛
--在我的憤怒的背後實際上擁有著大量的恐懼,我其實可以在我自己的成長記憶中去了解我的恐懼並解去解構,最終得以給我看見一切都不必走入憤怒中

8他應該要了解我從小以來所經歷過的對待,導致我非常害怕被誤解,而因此要大聲表達的衝動
9而當我再為自己大聲的表達的時候,我也根本沒想過那是我在發洩怒氣,我只知道我在大聲解釋而已
10他自己辯不過我就跟我聲悶氣,為什麼不跟我一樣努力的說出自己呢
11以後面對潛在伴侶的時候,我一定要小心這個情形,不然對方又偷偷的在壓抑和累積憤怒的話怎麼辦

12.如果以後我的潛在伴侶知道我是因為脾氣不好而結束關係,他們會不會怕我
--每個人的性格是不相同的,我自己已經觀察到有許多人可以和脾氣不好的人相處,甚至有很好的應對方式
--脾氣不好本身不需要去責難,我自己認識自己以來,就已經是受到情緒困擾,他人也一樣,因此這不是我個人化的問題
--同時我的成長環境也總是在強化這個脾氣卻沒有足夠的資訊和教育來幫助我這個問題,故更不需要去個人化
--也就是不必責難我自己,害怕我自己,讓自己有不必要的負擔,這樣反而會讓我一直不敢去面對這件事情,壓抑這件事情,未來繼續醞釀我的憤怒和恐懼
--目標是在解決問題,那就是改變我的憤怒和急躁性格,這方面我已經自己努力執行一陣子而且也有效果了,仍可以繼續前進
--當我總是知道我在走向讓我自己更好的路上,不斷提醒我自己,我就不必定義我自己是個脾氣不好的人,然後在當中變得卑微
--當我又面臨同樣的情緒時候,我也總要提醒我自己,不要被情緒打敗,繼續站起來再度解構和修正自己,於是我會一點一點的在每一方面實際超越這個人格模式
--當我不必害怕自己的時候,面對他人,我也不會去怕他人會怕我了,因為那總是我自己的投射,我已經多次證實了這點
--因此當我開始擔心他人怕我的時候,我了解到這也就是我必須跨出去解決問題的時候,不要讓自己停留在那個擔憂之中

 解決問題: 我的前夫離開我是因為我的脾氣不好
當面對關於我要說明我離婚原因的情境時,而這句話跳了出來的時候,我可以在我的領悟和解構之中,重新的說明我的婚姻過程:
--我們離婚主要原因可以說是雙方溝通不佳的情形
--我當時個性急躁容易發脾氣,而對方比較壓抑住自己,那時候我們都不瞭解自己和對方,所以沒有有效的解決問題
--現在因為我終於能夠比較了解在伴侶關係中自己的盲點,也有許多進步,所以有機會遇上潛在伴侶時,我將會留意兩人的溝通,將對方當作鏡子來學習和時時調整自己


各位可以看到這些解構僅是在自己的平靜中--蒐集更廣泛的現實環境的資訊,給自己看見更多的常識,於是可以放棄自己在情緒中的淺薄視野,替自己解決問題。當中相當有趣的可以給自己的觀察是,當自己在情緒中發洩或抱怨或自責中,在慣性的人格設計之中,似乎想到的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頭頭是道,但是一旦給自己這個時間和機會,在穩定平靜中重新去看這些建構的事實,其實完全是不真實的,是虛構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再的給自己機會書寫和重新去定義和去看見一切真相。

其實解構到此只是在事件的表層工作,因為我們的人格結構是一個個模式系統,因此當我們養成這個敏感度去看出來這一個個模式的時候,我們便繼續解構這些結構,例如忌妒、罪惡感、期待、自責、抱怨、信念、投射、比較、理想、道德觀以及種種情緒人格等等。最後,我們總是要記得那最終的原則,就是所有的生命價值是同體平等的,當我們能夠解構這些阻礙我們發展進步過好生活的人格模式,才能夠給予自己並與他人生活在一個有效的有品質有尊嚴的自由的人生。


DIP線上課程學習如何超越心智系統
DIP Lite--http://lite.desteniiprocess.com/  (短期免費課程)
DIP Pro --http://desteniiprocess.com/  (長期正式課程)
相關訊息產品-- EQAFE  https://eqafe.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